从产业链视角重识“协同研发”.docx
《从产业链视角重识“协同研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产业链视角重识“协同研发”.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从产业链视角重识“协同研发导(文/e-works王阳)过去的经验表明,具备协同研发能力的企业,更容易构筑产品竞争壁垒从而赢得市场。智能制造浪潮正滚滚而来。一方面,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日趋旺盛,另一方面,以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在不断成熟并逐渐落地。供需两侧的大势所趋,使得智能制造市场蓬勃地发展,蕴含巨大的机遇。但无论制造企业如何借助数字化转型实现管理提升、制造升级乃至产业链互联,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产品研发能力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一环。过去的经验表明,具备协同研发能力的企业,更容易构筑产品竞争壁垒从而赢得市场。而对于无法形成协同研发的企业、以及体量更庞
2、大甚至连基础研发能力尚且缺乏的中小企业来说,又该如何在智能制造浪潮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呢?也许是时候换一种角度重识协同研发“了。01协同研发既是趋势也是共识2019年,我国研发支出达到2.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其中,工业软件产品市场容量达到1720亿元,增速约为14.6%O这与国内不断向研发创新和协同研发倾斜的政策导向息息相关。2009年,工信部发布的电子信息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中,首次强调协同研发平台的重要性;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要构建开放研发平台、中小企业协同制造和协同创新、产业集群发展的目标;2017年,工业和信
3、息化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指导意见,也明确了推动协同研发、产品设计网络化的必要性;2019年,十三部门共同发布的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计划(2019-2022年)中提出,将构建协同发展的设计生态。除此之外,包括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政策纲要中,都明确将工业设计和协同研发作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可以说,我国孕育研发及创新的士康在不断肥沃丰饶。另一方面,协同研发正成为业界共识。随着人们对社会、生态问题的日益关注,包括面向再生的设计、面向装配的设计、面向生命周期的评估设计及可持续设计等在内的绿色设计正成为工业设计领域的必然选择
4、。在这个过程中,更智能的CAID(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技术、先进的CAD/CAM技术.人机交互及耦合技术、神经网络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已成为工业设计的主要支撑技术,利用这些先进技术,工业设计的研究层次将大幅提高。同时,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及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发展,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系统设计也在成为工业设计发展的方向,未来的工业设计将朝着多元化、更优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在工业品设计过程中,产品的功能与技术原理开发必将与造型、材料、人机界面等设计走向统一,设计师与工程师进行协同工作已成必然趋势。以汽车行业为例,不少整车厂依托PLM平台已成功实现产品的协同设计。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产业链 视角 协同 研发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