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温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促进条例(草案)》的起草说明.docx
《关于《温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促进条例(草案)》的起草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温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促进条例(草案)》的起草说明.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温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促进条例(草案的起草说明为进一步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促进作用,保障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市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妇儿工委办)在市人大常委会和市人民政府的指导下,开展温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促进条例的编制起草,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一、立法的必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培养好少年儿童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强调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
2、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所在、使命所系。(-)制定条例是贯彻上级部署和推进儿童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2025年前在全国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示范,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3-2030年)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儿童发展道路和儿童优先原则,2023年9月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条例是全面落实规划纲要和上级部署中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目标要求,优化儿童公共服务,加强儿童权利保障,拓展儿童成长空间,改善儿童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儿童事业发展的必然要
3、求。(二)制定条例是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行动让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为儿童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需要通过建立一以贯之、影响长远的有效制度,及时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工作要求转化为法律规范。制定条例就是为我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工作提供法规依据,进而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提供制度保障,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法治化、常态化。(三)制定条例是巩固提升温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成果的现实需要我市在全省率先全域启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纳入市“十四五”规划、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构建“1639”工作体系,制定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
4、方案;建立了市委考绩、挂钩联系、督查通报、季度例会、专班例会等五大机制,取得了阶段成果并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名单,相关工作经验在全国全省交流推广。在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过程中取得的系列经验,迫切需要通过制定条例加以巩固提升。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我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依然存在部门协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社会共建有待进一步激发、工作资源有待进一步提升等亟待突破的难点痛点。这需要通过立法理清各部门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中所承担的职责任务,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来。制定条例,有利于健全完善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工作的长效机制,推动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工作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以法治的刚性和硬度
5、,使儿童优先、儿童友好理念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不断巩固和拓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成果。二、起草过程市人大常委会将条例立法列入我市2023年立法工作计划。市政府高度重视条例的起草工作,市妇儿工委办在依法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原则的指导下,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扎实开展了一系列的立法调研,稳步推进条例起草工作。一是编制立法起草工作方案。2023年4月,市妇儿工委办成立立法研究小组,正式启动立法起草工作,开展立法前期调研论证工作,编制工作方案,具体明确各阶段的时间节点和重点任务,将工作分为筹备阶段、部门研究起草阶段、政府修改审议阶段和人大审议立法阶段等四个阶段,明确分工,有序推进各项调研和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温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促进条例草案 关于 温州市 儿童 友好城市 建设 促进 条例 草案 起草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