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十四五”时期主要任务.docx
《第三部分“十四五”时期主要任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部分“十四五”时期主要任务.docx(2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三部分“十四五”时期主要任务一、建设公平可持续的基本民生保障体系(一)完善社会救助救济体系1 .建立精准高效的社会救助机制。织密困难群众社会救助防护网,加强与相关部门数据信息的整合共享,提高精准识别和服务困难群众的能力和效率。延伸社会救助神经末梢,加强镇(街)困难群众救助帮扶站点建设,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城乡社区的主动发现职能,推进社会救助从依申请受理向主动发现的转变。畅通“微循环开放大循环”,完善困难群众基础数据库信息,实现困难群众需求信息在不同层级和各相关部门间有效传递,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救助服务精准、及时、有效。创新发展救助服务模式,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探索和推动“互联网+
2、救助”“慈善+救助”“物质+服务”等多元化社会救助模式,完善分层分类梯度救助体系,实现“事前预防”和“事后托底”相衔接。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的监管机制,推动实现社会救助工作公正、公平、规范有序。2 .提升救助服务效率与能力。提升救助服务管理能力,强化民政部门指导、监督、检查等职责,加强对救助管理机构的日常指导和监督管理。制度化开展救助机构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依托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受助人员寻亲工作机制,广泛运用DNA比对、人像识别、大数据等现代技术,降低滞留人员规模。强化救助管理属地责任,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推动区、镇(街)、村(社区)更好履行对流浪乞讨人员的街面巡查、发现报告、问询劝导、引导
3、护送等职责,强化属地部门的兜底保障职责。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机制,发挥区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完善区、镇(街)、村(社区)三级救助服务体系,细化民政、公安、城管、卫健、市场监管和消防等部门的救助管理工作职责。建立受助人员异常情况强制报告、定期统计报告、负责人定点联系等制度。建立救助管理特邀监督员制度,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3 .优化征地超转人员保障服务。参与北京市建设征地补偿安置办法修订工作。完善征地超转人员社会保障费用筹集、管理和使用办法,做好超转人员医疗费汇缴工作,方便超转人员看病就医。持续做好精准慰问和救助工作。促进征地超转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和优化,加强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
4、程,提高精准服务水平。做好保障超转专户资金池可持续性的预警工作。(二)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体系1夯实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引导以公办养老机构为代表的养老服务机构,满足城乡特困、低保或低收入家庭失能、失智、高龄、重度残疾、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等基本养老服务重点保障对象的养老服务需求。优化既有养老机构的床位结构,提升护养型床位比例,引导养老机构增加失能失智照护服务床位,“十四五”时期至少有1所护养型床位不少于60%的区级公办养老机构,至少改造成1所具备集中接受城乡特困老年人的三星级以上乡镇敬老院。探索改革乡镇敬老院管理体制,提升机构服务标准和规范。整合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力量,建立养老管理人才、专业技术
5、人才常态化培训机制,持续提升养老服务管理和服务水平。到2025年,实现每万名老年人拥有养老护理员数不少于50名。2 .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质量。推动老龄事业发展,完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长期集中养老床位、短期托养床位以及家庭照护床位等“三张床”,让老人享受连续、稳定、专业的养老服务。建成大兴区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实施镇级敬老院设施改造提升计划,推动镇街养老照料中心全覆盖,补充建设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托老所,完善并落实驿站建设运营扶持政策,提升驿站服务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通养老入户上门“最后一公里”。到2025年,建成运营镇(街)养老照料中心20家,进一步优化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布局。制定家庭照护床位
6、实施方案,实现家庭照护床位服务项目多样化、服务标准统一化、服务流程规范化、服务队伍专业化、需求分析精准化,开展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照护者技能培训,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品质。深入推进医养康养结合,建设老年健康服务示范基地,大力发展老年人护理服务。创建镇街养老服务联合体,统筹优化区域养老资源,更好满足老年人对连续完整和优质养老服务的需求。3 .创新城乡养老服务模式。推动开展智慧化养老服务,搭建智慧化服务平台,推广可穿戴电子设备等智慧设施应用,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应急救援等服务。精准对接老年人需求,探索“物业+养老”模式,发挥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物业公司的服务优势,丰富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提供老年人活动场地
7、,满足老年人多层次、个性化需求。探索建立时间银行、农村互助养老、党建+农村养老等养老模式,完善农村地区“以院统站带点“养老服务体系。发动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敬老助老志愿活动、慈善活动。挖掘老龄人力资源潜能,开发为老服务岗位,鼓励支持低龄老年人帮扶高龄老年人。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老年活动,给予失独、失能、失智老人更多关怀,营造孝老敬亲的老年友好社会环境。4 .培育高品质银发产业。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发展老龄产业路径,依托临空经济区,打造面向全年龄人群,提供全方位健康管理的健康管理示范中心,推进国际康养社区建设。结合对口支援合作、京津冀(蒙)区域养老服务协同发展等任务
8、,探索建设具有示范效应的休闲养老、健康养老等异地养老基地,为老年人异地养老创造良好环境,打造大兴特色养老服务品牌。推动老年产品用品研发应用,落实市级老年人康复辅助器具示范推广和配置服务管理办法,老年人康复辅助器具配置、租赁、回收和融资租赁办法,推动康复辅助器具产品创新和配置服务深度融合。5 .强化养老服务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政府主导、机构主责、部门协同、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实行“履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的责任清单制度。建立健全养老服务领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救援机制。加强消防安全、食品药品、非法集资等风险排查与监测预警协同处置,常态化开展养老服务安全综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部分 十四 时期 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