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骚乱折射法国社会治理难题.docx
《大规模骚乱折射法国社会治理难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规模骚乱折射法国社会治理难题.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大规模骚乱折射法国社会治理难题【国际观察】6月27日,法国警察在巴黎西郊射杀一名北非裔少年纳赫尔,引发民众抗议。抗议活动迅速演变成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骚乱,几天之内多个城市有大量汽车被烧毁,私人住宅和公共建筑被纵火,一些商店惨遭洗劫。青年人是本次骚乱的主体,内政部长达尔马宁7月3日表示,被捕者的平均年龄为17岁,其中一些纵火者年仅12岁。法国青年打砸抢烧的镜头传遍世界,目睹者不禁要问:为什么受害者又是少数族裔、“郊区青年”?法国的年轻人为何如此暴戾?为何法国社会的“燃点”降低、“一点就着”?积怨已久积弊太深法国民众热衷街头政治,素有暴力抗争的传统,但打砸抢烧是犯罪行为,已经超出法治国家所能容忍的
2、底线,不容姑息。近年,此类行为在法国反复发作,反映出法国社会一些长期性、结构性问题。骚乱的直接原因是警察暴力执法。法国的警民关系并不融洽,一些地区犯罪率较高,袭警事件时有发生。2012至2023年间,法国共有36名安全部队成员在执勤时被杀,每年至少有5000人受伤。法国政府通过立法增加警方权力,而一些警察暴力执法,导致警民矛盾激化。但民众更为不满的是,警察的暴力执法与种族歧视有关,也就是说这种暴力针对特定人群。有媒体报道,自2017年以来,在法国警察拦截嫌疑人发生的枪击事件中,大多数受害者是黑人或阿拉伯人,2023年更有创纪录的13人被杀。法国人权组织一份报告表示,阿拉伯人或非洲裔年轻男性被拦
3、下进行身份检查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群的20倍。欧洲绿党领袖玛丽娜通德利耶认为法国警察有“美国化”趋势,称其从未见过有白人因拒绝遵从警察要求而被打死。有法国“特色”的是,这种种族歧视掩盖在“平等”原则之下:法国宪法第一条款就指出,“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分出身、种族或宗教”。不过,“种族歧视”还不足以解释法国民众特别是青年人的怨气和戾气。这就需要从法国的郊区去看法国社会日益严重的社会不公和两极分化。郊区是法国的另一个世界,住在这里的主要是移民及其后代(多数人早已入籍法国)。有欧洲媒体描述说,“到了白天,巴黎以其世界主义而自豪。但到了夜间,随着有色人种乘坐城郊铁路回到郊区贫民窟,衡量种族融合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规模 骚乱 折射 法国 社会 治理 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