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检测技术》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加工检测技术》课程标准.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机械加工检测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机械加工检测技术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它以数学等课程为基础,为培养学生确立互换性、标准化以及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具备公差与配合标准、极限与配合制、计量和测量知识;为学习有关后继课程、专业课程打基础,对实现生产-线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序号后续课程名称需要本课程支撑的主要能力1钳工工艺与技能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公差的能力2数控车、铳加工技能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极限与配合的能力3CAD/CAM技术应用互换性标准的查阅的能力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有关机械测量技术的基础常识
2、、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长度尺寸、角度、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表面粗糙度检测及螺纹检测;会分析一般的测量误差;能正确选用与维护常用量具量仪,并根据工程要求,胜任一般机械产品的检测工作。(二)具体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思政目标(1)会应用国家颁布的几何量公差的有关标准,具有选用公差配合的初步能力;(2)从保证机械零件的互换性和儿何精度出发,应清楚测量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3)应掌握有关互换性、公差、检测及标准化的概念;(4)应掌握公差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标准的规定并能够正确选用及标注;(5)理解计量器具的分类、常用度量指标、测量方法,并正确应用。(1)能够掌握有关尺寸公差配合制度、国家
3、标准;(2)能够标注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3)能够熟练使用游标卡尺、干径外分尺、内镜百分表等通用量具测量几何误差;(4)能够正确选用量具量仪,并进行一般的技术测量工作。(1)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2)培养学生养成爱护量具、量仪、仪器设备、工具的良好习惯;(3)能在生产、服务第一线扎实勤恳工作;(4)培养学生具备团队精神和开拓精神。(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岗位职业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四、参考学时与学分参考学时:36学时参考学分:2分五、课程结构序号学习项目项目任务能力要求工作及学习成果学
4、时1绪论1、互换性的概念2、互换性的分类3、几何量误差,公差和测量4、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了解本课程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突出本课程去其他专业基础课(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的联系,引发学生学习本课程及其他有关课程的兴趣2、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22极限与配合1、基本术语及其定义2、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3、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1、了解尺寸的术语和定义2、掌握公差于偏差的术语和定义3、掌握偏差与公差的基本计算4、熟悉公差带图5、了解三种配合的概念及应用6、熟悉间隙与过盈的计算7、熟悉标准公差于基本偏差系列8、熟悉另一极限偏差数值的确定方法9、熟练使用极限偏差表10、掌握公差带、配合代号的意义11、
5、熟悉线性尺寸的未标注公差的规定12、了解配合制、公差等级和配合的选用123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计量器具1、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2、测量长度尺寸的常用泞量器具3、常用加械式量仪4、测量角度的常用计且里.器具5、光滑极限量规1、理解测量误差的概念2、熟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3、掌握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4、掌握外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5、掌握百分表的分度原理6、掌握百分表的使用和读数方法7、了解百分表的特点8、掌握内径百分表的使用方法及检测原理9、掌握杠杆百分表的使用方法及检测原理10、熟练掌握万能角度尺的测量及读数方法11、熟悉正弦规的使用方法12、熟悉水平仪的使用方法13、掌握量规的功用及
6、分类14、掌握卡规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15、掌握赛规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84几何公差1、行为公差的作用2、几何公差的项目及符号3、几何公差项目的应用和解读4、几何误差的检测1、了解行为公差的作用2、掌握几何公差的项目及符号3、了解零件的几何要素4、了解几何公差带的四要素的概念及涵义5、掌握几何公差带的代号和基准符号6、掌握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7、掌握基准要素的标注方法8掌握几何公差的其他标注规定9、理解掌握形状公差各项目代号的意义10、理解位置公差各项目代号的意义11、熟悉几何公差的标注、了解误差检测的一半步骤12、掌握宜线度、平面度及误差检测和数据处理方法,即用图解法和旋转法求误差13、了解各
7、种跳动误差检测的基本情况105表面结构要求1、表面结构要求的基本术语和评定参数2、表面结构要求的标注3、轮廓参数(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用及检测1、了解表面结构要求的概念2、了解表面结构要求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3、了解评定表面结构要求的各参数的含义4、掌握表面结构要求的符号、代号的含义5、掌握表面结构的符号及代号在图样上的具体标注6、了解表面结构要求的选用原则和检测方法26螺纹的公差与检测1、普通螺纹结合的基本要求2、普通螺纹主要几何参数的术语及其定义3、螺纹几何参数误差对螺纹互换性的影响4、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5、螺纹的检测1、了解普通螺纹结合的基本要求2、理解普通螺纹主要几何参数的术语及其定
8、义3、理解普通螺纹结合的基本要求4、了解螺纹几何参数误差对螺纹互换性的影响5、了解普通螺纹公差标准的结构及其公差带的特点6、理解螺纹标记的含义7、掌握各种螺纹公差表的查阅方法8、理解用螺纹工作量规对螺纹进行综合检验的原理9、掌握三针法测量螺纹中经的方法。2合计36六、课程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与使用(1)本课题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沈学勤、范梅梅主编的机械加工检测技术本书的内容理论性较强,目标精度要求较高。(2)教材立足职业教育,突出实用性和指导性,立足体现为机械制造大类各专业培养目标服务,注重“通用性教学内容”与“特殊性教学内容”的协调配置,既体现机械大类不同专业的统一性要求,又让教学中有选择上
9、的灵活性和差异性,我们在教学中结合本专业教学活动,将知识模块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3)结合现场金属加工工艺流程相关设备及零件,注重实践性和指导性教学,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并注重将所学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既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又结合实践实操内容,强化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4)教材应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标准新、内容新、指导性强、趣味性强,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渗透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爱国教育,我们在教学中具体选择和使用,注意结合教材内容,注重五育并举、加强工匠精神灌输,对学生思政引导,使教材更贴近专业的发展和实际的需
10、要。(二)教学建议机械加工检测技术这门课程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为创设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素质和教学的需要,选择不同方式进行教学。采用课堂讲授的形式,在内容上要突出重点,深入浅出,在教学要求上做到具体知识传授与整体精神把握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多媒体软件为辅助。根据教学进程,适时布置和批改作业,及时答疑解惑,以达到学后懂且能用之目的。在注重课堂讲授的同时,要十分重视实训课的开设和现场指导,以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三)教学条件1 .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承担专业理论教学的教师具备机械制造大类专业的专业背景,系统掌握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机
11、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基础、机械制图、金属加工与制造等专业学科知识,具备双师型教师资格,具有生产实践的工作经验,具有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涉及到实训教学的教师除具备以上专业知识和能力外还应该熟悉主要机床的操作,能在实操教学中正确示范和演示,具有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等级证(高级及以上)。2 .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金属加工与实训教学硬件要求序号名称基本配置要求功能说明1钳工实训室钳工做到1人一工位提供钳工实训场所2车工实训室车工做到以小组为单位(2-3人/组)配备一个工位提供车工实训场所3数控实训室数车操作时能做到以小组为单位(3-4人/组)配备一个工位提供数控实训场所(四)数字化资源
12、开发与利用1 .多媒体教学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借助如实物、模型、挂图、多媒体软件、仿真软件等媒介,有利于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一些现场实操视频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建议本门课程加强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结合教师自己的课堂教学制作课程教学PPT、实训视频、试题库,建立自身的教学资源库。2、数字化教学资源结合数字化校园资源库建设,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开展本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资源建设工作。以优先满足本专业教育教学需要为前提,不断丰富该学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数学化教学源库相应包括教学素
13、材(含三维动画、视频等)库、课件库、教案库、试题库、论文库、数字图书等内容,且便于检索和使用。采取必要的措施,促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使用率,不断探索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3、智慧教室智慧教室是数字教室和未来教室的一种形式。智慧教室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基于物联网技术集智慧教学、人员考勤、资产管理、环境智慧调节、视频监控及远程控制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智慧教室系统,是推进未来学校建设的有效组成部分。我们校区每间教室都配备网络、安装现代化多媒体设备,以满足建设智慧教室的需要。十、教学评价2 .评价理念:(1)改革传统对学生的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的方式;(2)结合课堂提问、课程作业、考勤、项目完成质量进行多元性的评价;(3)既注重学生在项目操作中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又注重创新、全面综合能力的考核。3 .评价体制:课程总成绩由期未理论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1)期未理论考试以公差配合及测量技术要点内容为主,成绩占总成绩60%(2)平时成绩占总成绩40%,由以下各部分成绩组成:学习纪律:由老师课堂点名情况确定,占平时成绩2()%。完成作业:由作业成绩确定,占平时成绩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