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务治理中村民参与问题、原因及改善建议(3300字)(论文)】.docx
《【公共事务治理中村民参与问题、原因及改善建议(3300字)(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事务治理中村民参与问题、原因及改善建议(3300字)(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公共事务治理中村民参与问题、原因及改善建议目录一、公共事务治理中村民参与存在的问题1()参与意愿不高1(二)参与人群年龄分布不平衡2()参与程度不深2二、公共事务治理中村民参与存在的问题的成因2(-)村民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认识不足2(二)村民自身素质不足3()参与形式单一,渠道不通畅3三、公共事务治理中村民参与度提升的实现途径3(-)提升村民参与意识3(二)扩大S村村民的参与范围4()拓展村民参与形式4总结5参考文献6一、公共事务治理中村民参与存在的问题(-)参与意愿不高笔者对S村村民参与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农村工作人员的讲解和S村村民的反映可以看出大多数人不愿参与公共事务治理。大多数人没有为
2、公共服务的意识,只注重自身及家庭的事物;大多数人认为参加农村活动没有意义甚至是浪费时间;大多数人不能持久的参与公共事务治理,只是迫于面子象征性的参加一两次农村组织的相关活动。(二)参与人群年龄分布不平衡在S村中,大多数青年夫妻都出外打工谋生,“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较为突出。其参与者存在在年龄、收入、文化程度、居住区域的人的参与率有很大不同。从年龄层次看,参与农村活动的主要人员是一老一少,“老”就是离退休的老同志以及没有工作的老年人,“少”就是放了寒暑假的中小学生。据农村工作人员统计,参与农村活动的人员中将近75%的人是离退休人员,中小学生占15%左右,中青年只占10%,而且如果没有单位的组
3、织参与,中青年的比例会更低。农村开展的活动即使有意识的向这部分人群侧重,比如组织老年歌舞队、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为放假的中小学生开办活动中心等。但由于在“老+少”的现象叫较为突出,存在较为“畸形”的建设。(三)参与程度不深由于S村村民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参与较低层次公共事务治理的运作,这还没有完全实现。许多问题仍由村委会行政解决,村民难以积极介入。即使他们参与,他们通常也参与村委会的自治,而不是参与建立和组织行政管理的决策过程。这让村民们显得很不情愿,很难培养农村认同感,也很难提高参与的程度和频率。二、公共事务治理中村民参与存在的问题的成因(-)村民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认识不足村民对治理公共事务的
4、认识还不够充分,在农村治理中仍然跟不上当地干部的步伐。村民生活在农村,却不了解农村对农村的重要性,不了解他们对农村的责任和义务,不了解积极参与对他们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人们根深蒂固的思想认为,人们应该服从政府的规定,一切都取决于政府。主观意识认为,政府应该规范村民所做的一切。所以,被动参与很难改变,主动参与,加上宣传力度不够,耽误了人们更新的想法,而S村民普遍不同意村委会的意见。这一系列问题导致了村民之间的矛盾,产生了不信任感。(二)村民自身素质不足S村村民参与技能的缺乏和知识储备不足地影响着参与的效果。通常情况下,文化水平较高的村民其能力素养相对较高,获取信息及分析理解政策法规的能力较强,在
5、参与的过程中就能够采用更合理、更有效的方法使参与的效果最大化。同时,参与式公共事务治理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政治常识和法律知识,对于村委会治理的主体模式也要有更加深刻的认知。所以很多S村村民往往连基本的程序都不够了解,对于政治理论知识匮乏和对治理体系和运作程序不够清晰,在表达诉求的过程中可能会采用非规范化合理化的方式和途径,进而造成参与的无序和混乱,其参与的效果也与预期产生较大的差距。(三)参与形式单一,渠道不通畅导致S村村民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程度不深的主要原因除了村民参与意愿低之外,则是参与形式单一,渠道不通畅。目前农村参与也还多局限于传统上的执行性参与,即在决策之后被动员去执行,也就是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事务治理中村民参与问题、原因及改善建议3300字论文 公共事务 治理 村民 参与 问题 原因 改善 建议 3300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