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通信原理课程双语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BJD0611课程中文名称:通信原理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1esofCommunications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程学分数:4学分课程学时数:64学时(56+8)授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课程的前导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信号与系统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以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为主要内容,教材、作业、考试、报告等过程采用英文,课堂授课辅以中文讲解。结合实际通信系统的应用使学生加深对通信基本理论及通信系统基本工作原理的掌握和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应用和设计新的通信系统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
2、平。本双语教学课程采用问题探讨与课程讲授、主题讨论与案例讨论等教学方式,实行互动研究型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通信系统设计与分析能力。因此,本课程要求课前必须阅读教材的相关部分和参考文献;课上主动参与讨论;课后按时完成布置的家庭作业与思考问题。同时,也借鉴国内外知名大学关于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实践和内容,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和培养学生接触学科前沿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本课程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理论教学56个学时)(-)绪论(4学时)课程教学内容:通信系统的组成、系统模型及分类;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及趋势;信号、消息;信息及其度量,信息量和平均信息量;通信系统的性
3、能度量。课程的重点、难点:重点:1.模拟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2 .信息量与平均信息量(信息的熠)的计算。3 .码元速率,信息速率,频带利用率,误码率,误信率的定义与计算。难点:信息量与平均信息量(信息的熠)的计算。课程教学要求:了解模拟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掌握信息量与平均信息量(信息的燧)的计算。掌握码元速率,信息速率,频带利用率,误码率,误信率的定义与计算。(-)确定信号分析(4学时)课程教学内容:信号通过系统的过程。确定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分析。傅立叶变换关系式,傅立叶变换的主要运算特性,常用信号的傅立叶变换;信号的能量和能量谱密度;信号的功率和功率谱密度。(以复习信号与系统相关内容为主)课程
4、的重点、难点:重点:信号及其正交展开变换、信号的傅氏分析、相关函数及功率谱密度函数。难点:卷积定义式,时域卷积定理,频域卷积定理。课程教学要求:理解傅立叶变换的主要运算特性,常用信号的傅立叶变换掌握信号的能量和能量谱密度;信号的功率和功率谱密度。(三)随机信号分析(6学时)课程教学内容:随机过程及白噪声的概念;平稳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均值、方差、相关函数)的计算方法;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后的自相关、功率谱的计算方法;正态随机过程、窄带噪声的特征、分析方法;信号加窄带噪声的分析方法。课程的重点、难点:重点:1.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2 .平稳随机过程的特性一各态历经性3 .高斯过程的一维概率密
5、度函数的特性。4 .正弦波加窄带高斯过程。5 .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的特点。难点:1.平稳随机过程的相关函数与功率谱密度。1 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的特点。课程教学要求:掌握平稳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均值、方差、相关函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后的自相关、功率谱的计算方法;掌握正态随机过程、窄带噪声的特征、分析方法;信号加窄带噪声的分析方法。(四)信道(6学时)课程教学内容:信道数学模型;随参信道、恒参信道;信息论、香农定理。课程的重点、难点:重点:1.恒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2 .随参信道的三个特点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3 .信道容量的概念,香农公式的含义及计算。
6、难点:1.恒参、随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4 .随参信道特性的改善一分集接收。5 .信道容量的概念及求法。课程教学要求:掌握信道数学模型;随参信道、恒参信道;信息论、香农定理。(五)模拟调制系统(6学时)课程教学内容:线性调制、非线性调制、相干解调、非相干解调的概念;各类模拟调制系统的性能分析方法;各类调制的应用。课程的重点、难点:重点:1.幅度调制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2 .非线性调制的原理及频率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3 .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难点:1.线性调制相干解调的抗噪声性能4 .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5 .复合调制及多级调制的概念。课程教学要求:理解线性调制、非线性调制
7、、相干解调、非相干解调的概念;(六)数字基带传输系统(6学时)课程教学内容:无码间串扰系统的条件及滚降无串扰系统特性的分析方法;时域均衡的分析及计算方法;基带传输系统特性;主要传输码型差分码、AM1HDB3的编码规则及特点;部分响应系统编码方法;奈奎斯特定理;眼图的含义及作用。课程的重点、难点:重点:1.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基带信号的频谱特性。6 .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7 .部分响应系统。8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9 .检测系统性能的实验手段一眼图。难点:1.基带信号的频谱特性。10 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及抗噪声性能。11 部分响应系统。12 时域均衡原理及实现方法。课程教学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信原理 通信 原理 课程 教学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