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课程教学大纲.docx
《《电子测量》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测量》课程教学大纲.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电子测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BJD0622课程中文名称:电子测量课程英文名称:E1ectronicMeasurement课程性质:选修课程学分数:3学分课程学时数:48学时(40+8)授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一、课程简介讲述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主要物理量(电压、频率、时间和相位)、元件参数、阻抗、噪声等的基本测量原理、测量方法以及常规仪器(示波器、信号源、计数器等)的工作原理和操作使用。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比较全面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发展概况,熟悉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构造,通过实验掌握常用的电子
2、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并能根据电子元器件的特点选择电子测量仪表和测量方法。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电子测量概论主要教学内容:1、电子测量的内容和特点;2、电子测量的一般方法;3、电子测量仪器的概述;4、计量的基本概念重点:电子测量的一般方法;教学要求:了解电子测量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基本方法,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理解计量的概念。(二)测量误差和测量结果处理主要教学内容:1、误差的基本概念2、随机误差分析3、系统误差分析4、系统误差的合成5、测量数据的处理重点:系统误差分析,系统误差的合成难点:随机误差分析教学要求:了解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特点,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误差,理解随机误差的分析,掌
3、握误差的分配与合成,能对测量结果(数据)进行正确的处理。(三)信号发生器主要教学内容:1、正弦信号发生器的性能指标2、低频信号发生器3、射频信号发生器4、扫频信号发生器5、脉冲信号发生器6、噪声发生器重点:低频信号发生器,射频信号发生器难点:噪声发生器教学要求:了解信号源的分类和基本组成,理解正弦信号源的主要性能指标,掌握低频信号发生器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掌握高频信号发生器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四)电子示波器主要教学内容:1、电子示波器的组成结构2、双踪和双线示波器3、高速和取样示波器4、记忆示波器与存贮示波器5、数字化波形处理系统重点:电子示波器的组成结构,电子示波器的基本部
4、件难点:记忆示波器与存贮示波器教学要求:了解通用电子示波器的分类、功能、基本组成和性能参数,了解阴极射线示波管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理解示波器显示的基本原理,掌握丫通道、X通道和Z通道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通用电子示波器的应用:包括信号的电压、周期、频率,脉冲信号的前沿、脉宽、延迟时间,正弦波的相位差等参数的测量,了解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五)频率时间测量主要教学内容:1、电子计数法测量频率2、电子计数法测量周期3、电子计数法测量时间间隔4、典型通用电子计数器例5、其它测量频率的方法重点:电子计数法测量频率难点:电子计数法测量时间间隔教学要求:了解通用电子计数器的主要技
5、术性能,了解通用电子计数器的基本组成,理解通用电子计数器测量频率、周期和时间的工作原理,能画出相应的原理框图,理解通用电子计数器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及误差分析方法,熟练掌握通用电子计数器测量信号的频率、周期、时间及累加计数的方法。(六)位差测量主要教学内容:1、用示波器测量相位差2、相位差转换为时间间隔进行测量3、相位差转换为电压进行测量4、零示法测量相位差重点:用示波器测量相位差。难点:相位差转换为电压进行测量。教学要求:了解相位差的概念,了解零示法测量相位差的方法,理解用双踪示波器测相位的原理,掌握相位差转换为电压的测量方法,能设计测量不同信号间相位差的线路。(七)电压测量主要教学内容: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测量 电子 测量 课程 教学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