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性贪食诊疗专家共识》(2023)要点.docx
《《中国神经性贪食诊疗专家共识》(2023)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神经性贪食诊疗专家共识》(2023)要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国神经性贪食诊疗专家共识(2023)要点【摘要】神经性贪食是以反复发作的暴食和防止体质量增加的补偿行为,以及对体形和体质量过度关注为特征的一类进食障碍。神经性贪食患者存在紊乱的进食行为,导致电解质异常,出现胃肠道疾病、代谢和内分泌紊乱等躯体问题;其次常共病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物质使用障碍等多种精神障碍,需引起重视。然而,目前在中国对于神经性贪食,乃至进食障碍不能早期识别和诊治,导致病程迁延。因此,在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进食障碍协作学组的组织下,联合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进食障碍研究协作组,由12名专家包括精神科医师和循证医学专家,组成专家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国内外指南与专家共识、专家经
2、验等制订本专家共识,以期提高国内精神科专业人员和全科医师对神经性贪食的识别和诊治水平。神经性贪食(BN),又称贪食症,是以反复发作的暴食和防止体质量增加的补偿行为,以及对体形和体质量过度关注为主要特征的一类进食障碍(EDXBN患者体质量正常或轻微超重,多数患者有神经,性厌食(AN)病史。BN患者紊乱的进食行为,可导致电解质异常、胃肠道疾病、代谢和内分泌紊乱等躯体问题同时BN也常共病多种精神问题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物质使用障碍等。目前,有关ED的流行病学数据多来自欧美国家。一般来说,BN发病年龄常较AN晚,发生在青少年晚期和成年早期,发病年龄跨度较AN大,为1235岁,中位年龄为
3、18岁。我国的ED的患病率尽管低于欧美国家,但现有的调查数据提示我国E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BN影响着年轻人群的身心健康甚至是生命。然而,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存在不能早期识别、早期诊治的问题,造成患者病程迁延,社会功能受损,缓解率低。1概述1.1 临床表现BN主要特征为反复发作难以控制的、冲动性的暴食,继之采取防止增重的不恰当的代偿行为,如禁食、过度运动、诱导呕吐,滥用泻药、利尿剂等,这些行为与其对自身体质量和体形的过度关注和不客观的评价有关。1.1.1 心理和行为特征(1)频繁的暴食发作:(2)暴食后的补偿行为:(3)对进食、体质量和体形的先占观念:(4)情绪障碍:1.1.2 躯体症状(1)消
4、化系统:(2)皮肤和头面部:(3)电解质紊乱:(4)心血管系统:1.2 诊断近年来,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修订版(DSM-5-TR)和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均对BN的诊断进行了重新修订。其中,DSM-5-TR的诊断标准需符合以下几条:(1)反复发作的暴食。暴食发作以下列2项为特征:在固定的时间内进食(例如,在任何2h内),食物量大于大多数人在相似时间段内和相似场合下的进食量;发作时感到无法控制进食。(2)反复出现不适当的代偿行为以预防体质量增加,如自我诱吐,滥用泻药、利尿剂或其他药物,禁食,或过度锻炼。(3)暴食和不适当的代偿行为同时出现,在3个月内平均每周至少1次。(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神经性贪食诊疗专家共识 中国 神经性 贪食 诊疗 专家 共识 2023 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