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同步练习(含解析).docx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同步练习(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同步练习(含解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1 .观察图,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A.郑和船队从刘家港出发B.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C.郑和下西洋途经东南亚一些国家D.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2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它常盛常新。在印度尼西亚某市有这样一副对联:“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此联称赞的是A.张骞通西域B.玄奘西行天竺C.鉴真东渡日本D.郑和下西洋3 .“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下列介绍“丝绸之路”的篇章设计中,不恰当的是()A.人物篇张骞、玄奘、郑和B.物品篇一丝绸、瓷器、葡萄C.朝代篇一
2、商朝、唐朝、明朝D.文化篇一音乐、舞蹈、佛法4 .1416年,郑和完成第4次下西洋任务后,出现了亚洲、非洲17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使节来华的盛况。这说明郑和下西洋()A.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B.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C.引进了高产量农作物D.解除了东南沿海倭患5 .不仅增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的历史事件是:A.张骞通西域B.玄奘西行C.郑和下西洋D.戚继光抗倭6 .”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航海业以其杰出的技术和惊人的范围,明确证明了中国在世界航海业中的领先地位。”能证明以上观点的是A.麦哲伦环球
3、航行B.郑和下西洋C.市舶司的设立D.郑成功收复台湾7 .青岛沿海地区有一些地名,如灵山卫、浮山所等都与历史上的倭寇有关,明朝政府为抵御倭寇设立很多卫所等军事机构。在抗击倭寇的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是A.卫青B.岳飞C.戚继光D.林则徐8 .郑和下西洋期间,各国纷纷遣使来中国,如第六次远航返回时,就有16国使臣1200多人随船队来到中国。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A.促进了南洋地区的开发B.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大壮举C.增进与周边国家的友谊D.建立起亚非海上贸易网络9 .下图所示的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凯歌万人一心兮扇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
4、罚信,赴水火今敢迟留?上报夭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A.岳飞抗金B.戚继光抗倭C.郑成功收复台湾D.文天祥抗元10 .有学者指出,正是郑和下西洋为16-17世纪数以千计的西方传教士的直接来华做了交通上的准备。传教士所带来的海外世界的新内容,也为明清中国人重新理解世界、认识海洋奠定了基础。该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A.直接导致西方列强对华的武装侵B.加深中国对海洋和海外世界的认识C.加强了中华文明与亚非大陆的联系D.因政府财政难以为继导致未能持续11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用明成祖的话来说就是“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用明史,郑和传的话来说就是“示中国富强据此推断,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5、.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B.发展海外贸易C.将儒家思想传播到海外各国D.进行殖民扩张12 .瀛涯胜览中有一首诗,其前几句为:“皇华使者承天敕,宣布纶音往夷域。鲸舟吼浪泛沧溟,远涉洪涛渺无极。大意是:使者奉皇帝之命出使,到外国去宣示皇帝的旨意,巨大的船顶着洪波巨浪远行,汹涌的大海一眼望不到边际。根据所学知识推测,诗中“使者”的事迹包括()1405-1433年,前后七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A.B.C.D.二、综合题13 .交流才有发展,历史证明走开放之路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6、题。材料一:唐代中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力强盛。唐文化融合域外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唐朝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大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摘编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1)材料一反映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举出“把大唐文化传四方”的史实一例。材料二:宋代海外贸易图(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宋代海外贸易最远到达什么位置?当时政府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活动的机构叫什么?材料三:明朝期间,中国的航海活动达到了极盛,以15世纪初太平洋和印度洋上显著却短暂的海上优势为顶峰。例如,1405到1433年间这七次远洋航行,规模盛大,功绩卓著,是史无前例的。首次远航27000多人最远
7、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谁率领船队进行了“七次远洋航行为什么说这“七次远洋航行是史无前例的?14 .看图识史,历史地图既反映时代特征,又折射出当时人的地理观念和历史认识。T大明混一图非洲部分(1)看一看,绘制于14世纪末的大明混一图中的非洲与现代非洲版图有什么不同?(2)想一想,大明混一图有怎样的证史价值?15 .国家统一,是全体人民的希望;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国家分裂,是主权国家的神圣职责。处理好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是促进和巩固国家统一的重要因素。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同步练习含解析 部编版七 年级 下册 15 明朝 对外 关系 同步 练习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