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必中第三单元文化常识诗经、宗庙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必中第三单元文化常识诗经、宗庙等.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选必中第三单元文化常识诗经、宗庙等国风小雅一一诗经节,旄(mdo)节蛮夷一一少数民族连衡一一合从黔首一一古代对百姓的称呼七庙一一宗庙迁、细一一贬官、免官的动词课文中流淌的文化:教师组,知识卡片,文化常识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国风好描写男女恋情但不失分寸,小雅怨愤发牢骚但不坏乱礼法。诗经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手法上分为赋比兴。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子曰:诗三百,一
2、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司马迁记载的也是这一名称,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帝辔:传说中的五帝之一。五帝,中国上古时期的五位最具影响力的部落或部落联盟首领。即:黄帝、颛顼、帝辔、尧、舜。单于,匈奴的最高首领。节,旄(mdo)节,以竹为杆,上缀以耗牛尾,是使者所持的凭证。假吏:临时委任的使臣属官。斥候:侦察兵。阕氏,匈奴单于正妻的称号。蛮夷,古代指边远地区的民族。南边为蛮,东边为夷,北边为狄人,西边为戎。西北为胡。服匿:盛酒酪的器皿。通侯,爵位名。秦代置爵二十级,最高一级叫彻侯。汉朝继承秦制,后因避汉武帝刘彻讳改为通侯。(避讳)上林,即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方圆三百里。连
3、衡,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的策略,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也作“连横”。合从: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的策略。战国四君子: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孟尝君,田文,齐国贵族;平原君,赵胜,赵国贵族;春申君,黄歇,楚国贵族;信陵君,魏无忌,魏国贵族。六合,天地四方。敲扑,行刑用的棍杖,短的叫“敲”,长的叫“扑二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统称“百越”。也叫“百粤”。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黔,黑色。秦朝百姓用黑色头巾包头,故称“黔首二古代还有“黎民”“庶民”“黎庶”“黎氓”“黎首”“布衣”(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者)“白身”(平民,无官职、
4、无爵位者)“氓”(失去土地从外迁来的百姓)的百姓的称呼。陶朱、猗顿,陶朱,就是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今山东定陶西北),自称“陶朱公”。他因善于做生意而致富,所以后人常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猗顿,春秋时鲁国人。他向陶朱公学致富之术,大畜牛羊于猗氏(今山西临猗)南部,积累了很多财物。锄梭棘矜:锄,一种长柄农具专用于中耕、除草、疏松植株周围的土壤;穆,碎土平田用的农具;棘矜,用酸枣木做的棍子。棘,酸枣木。这里的意思是农民军的武器。耒:翻土、开沟渠的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被认为是犁的前身;耙:曲柄起土的农器,也称手犁。镰:割庄稼或草的农具,
5、现代农民称为镰刀;犁:耕地的农具;楼:楼也叫楼犁,播种农具。牲畜牵引,后端人扶,可以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锌:人力翻土农具,一般安装在翻土用的犁上,有尖嘴状和圆嘴状之分,圆嘴用于旱地,尖嘴用于水田。七庙,古代天子的宗庙。宗庙,是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秦汉时起称为“太庙二人们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土一庙,庶人不准设庙。细、黜:废掉官职。如:本文中“屈原既细”。“细”同“黜”,罢免官职。古代表示贬官、免官的词语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贬: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降职并外放。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愈进学解)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维、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夺:削去,罢免。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缚鸡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