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参与教养研究现状综述.docx
《父亲参与教养研究现状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父亲参与教养研究现状综述.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父亲参与教养研究现状综述作者:陈燕禧来源:大东方2019年第IO期摘要:父亲参与教育对各阶段孩子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作用。本文总结了现阶段学者对父亲参与教养的理论与研究成果,同时结合新时代特点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未来研究有帮助。关键词:父亲参与教育;理论;研究成果-XZX一、刖百从“丧偶式”育儿的提及开始,中国学者们逐渐将教育子女的主要角色从母亲转向了父亲。近些年,对父亲参与教育的研究可谓是“方兴未艾“。而外国学者已经在父亲参与教养做了大量的研究,有了近四十多年的研究成果。目前,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来看,可以发现在儿童期,青春期,以及成年期等各阶段,父亲参与教育对孩子今后认知,情绪
2、,行为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是母亲教育无法替代的。二、父亲参与教养的概念以及理论(-)概念与理论1父亲参与教养的概念1amb的三因素模型最先定义了父亲教养的概念。他认为父亲教养分为三个维度:投入、可接近和承担责任1。这三种维度的不同水平解释了具体的父亲教养类型。为了使这个模型更加切合我国父亲教养的现状,我国学者伍新春等人对1amb的三因素模型中三个维度的概念重新进行了修订。三个维度分别是互动性、可及性和责任性。其中,互动性指父亲直接参与照顾和教育孩子;可及性指父子未发生直接互动,当孩子需要时父亲能够注意并做出回应;责任性指父亲为了孩子的发展而做的准备、积累、规划、支持等活动【2。修订后
3、的三因素模型更加符合现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特点。2 .父亲教养理论1)父亲在位理论Krampe1NeWton等人提出父亲在位理论的动力学模型,从孩子的内心视角审视孩子与父亲之间的关系。该模型将父亲在位定义为孩子的心理父亲在位,也就是孩子内心对父亲的亲近性和可及性3。具fg来说,父亲在位理论模型是一个由四个同心圆组成的四层嵌套模型。最内层是孩子内心对父亲的感知,外层是孩子和父亲的关系,再外层是其他人对孩子父亲在位的影响,最外层是关于父亲的文化和宗教信念。该理论强调了父亲在位并不决定于任何家庭结构。每个孩子都拥有父亲在位,只是父亲在位的品质不同。高父亲在位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C因此,每个家
4、庭可以通过加强或者补偿的方式提高父亲在位品质。但是该理论没有提出其他影响父子关系的因素,比如父亲教育水平,籍贯,人格特质等,说明理论仍有待完善。3 .影响父亲参与教育的因素D1amb等人的父亲教养参与影响因素模型1amb等人认为,父亲参与教养的影响因素有四个。包括父亲的教养动机、教养技能和教养自信、制度(如工作特征)、社会支持与压力4。该模型强调了影响父亲教养的内部因素,如父亲的教养动机和教养自信。也强调了这四个因素见的交互作用。但是,该模型忽视了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比如,儿童或母亲的特征的影响作用。郭明春等人的研究发现,母亲的开门行为和关门行为都显著预测了父亲的角色信念与教养自我效能5。同时
5、,该理论模型没有具体解释各因素之间是如何影响父亲参与教养,即模型的作用机制不明确。2) Doherty等人的父亲参与教养影响因素模型Doherty等人提出了较完整的影响父亲参与教养的五因素模型6,如图1。该模型从系统,宏观的角度概括了多种影响父亲参与教养的因素。强调了父亲,母亲,儿童三元关系同时考虑父亲母亲子系统,以及更大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但该模型在强调三元因素的同时,忽略了对家庭系统中父亲与儿童,以及母亲与儿童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在该模型中缺少了家庭环境的其他子系统对父亲参与教养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三、父亲参与教养的影响(-)父亲参与教养对不同成长阶段孩子的影响1对儿童期孩子成长的影响父亲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父亲 参与 教养 研究 现状 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