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改造项目工程技术方案.docx
《旧城改造项目工程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旧城改造项目工程技术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旧城改造项目工程技术方案一、总平面布置1、概述项目用地位于县历经铺乡新宝塔村、金南社区;活水河以东,玉潭东路以北,属县城整体规划的一部分。规划总面积32.729公顷,根据县总体规划及旧城改造规划要求,项目用地性质以居住、商业用地为主,辅以公共设施用地、绿化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共设施用地,配以为其服务的辅助设施,使之形成功能齐全的居住项目区。2、编制依据县总体规划;该范围1/10000现状地形图;市政规划标准(GB50188-93);(4)居住区设计规范;县人民政府有关文件;(6)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3、规划原则(1)“节约高效”原则项目将集中体现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地的
2、利用效率。“有机整体”原则项目区作为城市整体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规划建设必须站在城市总体和长远的高度,充分分析研究其在城市生活中的作用、功能,使之成为城市中一个有机的、有较完善自身功能的体系。(3) “连续性”原则慎重地对待项目所在地本身、周边环境的历史脉络、人文传统、景观特点,保持其固有的形态、文化特色的连续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机更新。(4) “生态优先”和“高品位”原则力求保护并合理利用项目所在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将景观设计与项目所在地的自然山水进行合理而有机地整合,从而创造良好的生态与人文环境,最终达到提升项目区乃至县城品位、改善投资环境的目的。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适
3、应安置区的建设要与城市化的推进结合,做到城郊区的建设与城区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安置区的建设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互相适应、协调一致;安置区的建设要做到“规划科学、定位准确、功能健全、布局合理”。项目的规划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设计要点,满足消防、交通、安全疏散、环境保护等要求。(6)“以人为本”原则项目规划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现代人的行为模式和心理需求,建立人们的认同感、归属感、领域感,创造愉悦、温馨的人性化空间。4、规划要点项目的规划应与城市设计相结合,完善城市景观节点,引入、创造城市生活,提高城市品位,树立良好的投资形象。项目将充分发挥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优势,充分发掘
4、其商业价值,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发挥城市经济集聚效益。5、总平面布置该区规划范围为32.729公顷。在规划中综合考虑地段内土地使用功能,完善用地结构,完善道路系统,使整个区域内交通系统完整畅通;建设完善的安置房和配套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成为县的宜居区,为该片区服务;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绿地率,降低建筑密度,适当提高现有建筑层数;综合考虑城市景观和生态系统的要求,尽可能将绿地开敞空间引入居住区。立足现状,注重该片区与县的整体协调,用地布局及主次道路与城市衔接;在总体布局上依托现有居住区,向现代化、智能化发展;充分利用片区现有基础设施,建立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现代城市居住区。根据总体规划要求,该范
5、围以居住及商业用地为主,生活居住区与商业区是该片区在城市中的主要职能。项目区住宅建设是以改造城市旧城区为目标,结合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交通区位优势,规划一定规模集中住宅,以中档住宅为主,完善住宅区内的基础配套设施。在规划中依据现有的地理位置的组成形式,自然分为若干个组团,根据居住建筑现状,通过改善居住环境,拉通道路,配套设施,逐渐改造为以多层为主的住宅用地,并配设幼儿园、邮电所、活动中心等配套公共设施。项目区内部消防车道:消防车由主入口进入,项目区内部各建筑均设有环形消防车道,没有设环形车道的,应设15米义15米消防车回车场。沿城市干道的商业门面设置了消防通道。该区交通方便、通畅,通过纵横相交
6、的路网,把全区分割成若干大小不一的地块,以便各种设施布置。为方便居民,在居民区的附近布置了商店和集贸市场,竖向根据地势和设置道路、排水等要求,以及减少填挖土方工程量的原则,确定各地块的设计标高。地表雨水的排除采用管网,即利用城市道路收集雨水,而后排入城市雨水管中。二、拆迁平整土地房屋拆迁后外运渣土,平整场地450.74亩。三、道路工程1、研究内容本次研究的内容为县喇叭口旧城改造项目,主要包括项目区内道路,改造道路总长约1585m,路幅宽21m、16m不等,城市道路面积3249OnI2。2、编制依据县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7、D30-2004);(4)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2001)o3、主要设计标准根据县城区道路控制性详细规划及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II级次干路设计速度为50kmh;城市支路设计速度为20kmh;设计荷载为城-B级。4、平面设计(1)路线布设原则 依据该片区控制性详规确定路线走向,根据实地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布线。 合理选用技术指标,在工程数量增加不多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较高标准,以提高道路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基地发展的远景规划。注意立体线型、做好平、纵组合以及与环境相配合,确保行车舒适安全美观。(2)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旧城 改造 项目 工程技术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