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盐废水零排放技术扫描.docx
《高盐废水零排放技术扫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盐废水零排放技术扫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高盐废水零排放技术扫描目录1 .概述12 .政策驱动13 .Z1D工艺技术分析23.1.概述23.2.机械式蒸汽压缩技术33.3.膜浓缩技术43.4.膜蒸储技术53.5.正渗透膜浓缩技术53.6.倒极电渗析技术63.7.前沿含盐废水零排放技术63.7.1.“变温溶剂萃取”或TSSE(TemperatureSwingSo1ventEXtraetion)技术63.7.2.值得关注的海外企业71 .概述2017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约690亿吨,其中高盐废水产生量占总废水量的5%,且每年仍以2%的速度增长。随着近几年高盐废水零排放的政策及议案不断被提出或试行,一方面零排放热度一直不减,零排放项目持续
2、上马;然而另一方面,企业往往难以承受其高昂成本,技术的实现也存在困难,真正实现零排放的项目很少。这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让企业纷纷冷静下来,结合自身的需求以及项目实际情况谨慎进行零排放的实践。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近期零排放相关政策的梳理及现有技术的分析,给相关企业些许启发和技术方面的思路。2 .政策驱动零排放的概念最初是在70年代的美国因为工业废水影响河道水质而被强制实行的。此后如澳大利亚的第一个工业废水零排放项目也是因为政策规定而强制执行的。由此可见,政策对于零排放的导向作用非常突出。近几年环保法规的不断加码对高盐废水的处理处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情况在我国煤化工和火电行业体现得尤为突出。
3、中国电力70%来源于火力发电,其中6584%的发电厂坐落在极度缺水的西部地区,在能源和水资源的双重压力下,对火电厂零排放的需求迫在眉睫。目前中国尚没有非常严格的法规或者标准规定煤化工废水或火电脱硫废水必须零排放,但近些年,关于煤化工及火电行业废水回用不外排的政策频出,多数相关行业企业相信零排放政策趋严,势必会在不久的将来出台相应标准及技术规范,在这之前,开发或引进零排放技术,主动占据零排放市场,或将取得未来零排放市场的优势。年份政策要点2006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程(D1/T5046-2006)脱硫废水应优先考虑处理回用,如无回用条件时,应处理后达标排放;有水力除灰的电厂,脱硫废水可直
4、接作为冲灰用水。2015关于规范煤制燃料示范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工艺废水全部回用、循环水污水不外排、废水处理无二次污染。2015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缺乏纳污水体区域应对高含盐废水采取有效处置措施,不得污染地下水、大气、土壤等。2016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火电厂废水排放达标率实现100%。2017火电厂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火电厂水污染防治应遵循分类处理、一水多用的原则。鼓励火电厂实现废水的循环使用不外排。2017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无纳污水体的新建示范项目通过利用结晶分盐等技术,将高含盐废水资源化利用,实现污水不外排。2017火电厂污染防治技术政策鼓励采用蒸发
5、干燥或蒸发结晶等处理工艺,实现脱硫废水不外排。2018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脱硫废水单独处理后回用。2018火电行业(燃煤发电企业)循环经济实践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脱硫废水宜经石灰处理、混凝、澄清、中和等工艺处理后回用。鼓励采用蒸发干燥或蒸发结晶等处理工艺,实现脱硫废水不外排。3 .Z1D工艺技术分析3.1.概述高盐废水零排放及资源化处理工艺要求在技术经济可行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实现各类物质的分离和回收利用,如产水回用、盐结晶或制酸碱。盐分单一的以浓缩回收为主,盐分复杂的以分盐资源化为主。目前普遍采用预处理一浓缩一蒸发结晶系统工艺对高盐废水进行处理,实现零排放或近零排放
6、,产生蒸发结晶前进行高倍浓缩,高盐废水的零排放成本将大大降低。浓缩工艺种类众多,根据处理对象及适用范围的不同,主要将高盐废水浓缩工艺分为热浓缩和膜浓缩技术。早期Z1D系统盐水浓缩主要采用热浓缩技术,机械式蒸汽压缩技术(MVC)及目前应用较多的机械式蒸汽再压缩技术(MVR)。其他热法脱盐技术如多级闪蒸(MSF)、多效蒸发(MED)等,多用于海水淡化,没有在Z1D过程中应用的案例。3.2.机械式蒸汽压缩技术MVC技术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不断发展热回收装置,但能耗高且需要高品质电能仍是该技术推广应用最大的限制。通常来说,每处理1吨进水,则消耗2025kWh的电能,这已经成为其他Z1D浓缩技术的
7、基准,是其他技术节能降耗的方向。除了能耗高,MVC的投资成本也很高,需要采用高品质昂贵的材料,如钛和不锈钢,来防止沸腾盐水腐蚀。Preheatedproductfeed图2MVR原理示意图虽然成本和能耗高,但热法零排放工艺仍是目前的主流工艺,为了降低MVC的能耗,实际工程中常将Ro与MVC工艺耦合,利用Ro进行预浓缩,能够大大降低能耗,两者协同作用以实现高盐废水零排放。Ro的加入可节省58-75%的能源及4867%的运行成本。然而,将Ro应用于零排放,有两个比较大的限制,膜结垢/膜污染和浓缩能力较低。3.3.膜浓缩技术新型膜浓缩技术包括膜蒸储技术、正渗透技术、电渗析技术等,作为RO浓水进一步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废水 排放 技术 扫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