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控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管控管理制度.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风险管控管理制度1目的为全面辨识、管控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所有设施设备和生产活动中危险源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3职责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安全部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实施。各单位(部门、班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各业务科室是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4工作程序4. 1成立组织机构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重点岗位人员组成“双体系”建设组织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组织风险分级管
2、控工作,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分管负责人及各岗位人员应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5. 2实施全员培训将风险分级管控的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本单位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结果、风险管控措施,并保留培训记录。6. 3识别范围识别范围包括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工作场所的设备设施(无论由本组织还是由外界所提供)。7. 4风险管控流程(1)根据识别范围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源辨识。危险源可简单理解为发生危险或事故的根源。危险源辨识可采用定性分析方法。
3、(2)根据危险源辨识的情况对风险进行分级。对风险点和各类危险源进行风险分级时,应结合自身可接受风险实际,以及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频次来判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将各级别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等风险级别,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3)确定重大风险。以下情形为重大风险:一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一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一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一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及以上的;一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
4、的。(4)根据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的具体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管控措施。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5)根据风险分级情况确定管控层级,并按照管控层级下发到各负责部门及个人。低风险蓝色可接受危险:班组、岗位管控。一般风险黄色显著危险: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较大风险橙色高度危险:公司级、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重大风险红色不可接受危险:公司级、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应立即整改,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停产整改,需要停产整改的,只有当风险降至可接受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6)风险告知。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除全员培训外,还需将风险信息公布于各重要
5、场所、岗位,明示风险及管控措施,提高员工及外来人员的风险意识。主要营业区域、厂区、车间可设置风险公告栏、风险分布图;重要岗位及较大风险点可设置风险告知卡;危险部位可张贴警示标识。(7)根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情况持续运行隐患排查体系。4.5更新及评审要求企业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并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和公布。企业应主动根据以下情况变化对风险管控的影响,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风险分析,更新风险信息:一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一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危险源的再评价;一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一风险程度变化后,需要对风险控制措施的调整;一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增功能性区域、装置或设施以及其他变更情况等适时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5记录、资料管理(1)安全部统一保存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资料和记录。(2)各部门保存本部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资料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