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学科类教培业务法律问题分析.docx
《非学科类教培业务法律问题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学科类教培业务法律问题分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一、非学科类教培业务概述(-)学科类与非学科类范围(二)学科类与非学科类界定标准二、现有的非学科类教培规制体系(-)单独发文(二)联合发文(三)监管平台三、非学科类教培监管的未来走向2017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的颁布对教培行业进行了一次大洗牌,学科类培训的严监管举措助推了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蓬勃发展。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素质教育行业发展趋势洞察报告中预测2023年素质教育行业规模将达到6045.8亿元。其中,艺术教育、体育等非学科培训科目的参与比例、参与人数均有明显增长。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在“双减”的
2、政策下影响下,将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如何避免非学科类培训产生过热、过度情况,更需要加强规范和治理。非学科类教培业务概述(一)学科类与非学科类范围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外培训课程区分为学科类和非学科类类别。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教监管厅函(2023)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在开展校外培训I时,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按照学科类进行管理。对涉及以上学科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进行的校外培训,均列入学科类进行管理。体育(或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学科,以及综合实践
3、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按照非学科类进行管理。(二)学科类与非学科类界定标准校外培训机构开设的课程五花八门,其中一些课程处在学科与非学科类别的模糊边界,难以识别。对此,为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项目的鉴别管理,教育部又制定了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指南教监管厅函(2023)16号,从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评价方式等维度综合考量校外培训项目学科类鉴别指标。主要包括:(1)培训目的:以学科知识与技能培训为导向,主要为提升学科学习成绩服务。(2)培训内容:主要涉及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学习内
4、容。(3)培训方式:重在进行学科知识讲解、听说读写算等学科能力训练,以预习、授课和巩固练习等为主要过程,以教师(包括虚拟者、人工智能等)讲授示范、互动等为主要形式。(4)结果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侧重甄别与选拔,以学习成绩、考试结果等作为主要评价依据。上述指南并未明确校外培训项目非学科类的识别标准,但通过浙江、湖南等地关于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实施办法的规定可以看出,校外非学科类培训项目包含如下评定指标:(1)培训目的:旨在发展中小学生核心素养,以培养拓展学生兴趣爱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2)培训内容:在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科
5、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类学习内容以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其他学习内容。(3)培训方式:以体验式、探究式、项目式、综合性学习等为主要教学方式,突出实践性、创造性。(4)培训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强调综合素质水平与发展,以表现性评价为主,不与学科类考试成绩挂钩。现有的非学科类教培规制体系与其他行业类似,校外培训行业以教育部门为主管部门统筹协调,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包括宣传、网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发展和改革部门、民政部门、市场监管部门、人民银行等多部门。根据现有的行政监管体系,非学科类教培业务规制体系整体呈现为:教育部办公厅的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科 类教培 业务 法律问题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