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新城道中》《初到黄州》《东坡》赏析.docx
《苏轼《新城道中》《初到黄州》《东坡》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新城道中》《初到黄州》《东坡》赏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原文】新城道中(其一)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紫帽,树头初日挂铜证。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崎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新城道中(其二)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旅铳。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初到黄州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荤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a.a.一、刖后熙宁四年(1071),苏轼上神宗皇帝万言书,对王安石“新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批驳。
2、为了清除这个强有力的“新法”反对派,王安石亲家谢景温给苏轼找了“私用公车、挟带私货”这类的罪名,轻轻松松让苏轼自己请求外放任职,顺顺利利地将政敌送出了京城。本来以苏轼的才干和为官资历,下放做杭州知州是没有问题的,但他们故意让苏轼官阶低知州一等,做杭州通判。同时,还委派官员监督苏轼对新法的执行。上班杭州,经常要四处奔波属县,巡行下乡。苏轼的内心苦不堪言,整日为自己所反对的“新法”劳累,谁会开心呢?“无可救药的乐天派”苏轼,在杭州通判任职期间,是否给自己找到了一点工作的乐趣?今天,我们跟随苏轼的脚步,与他同行新城道中一一二、鉴赏首先,我们来欣赏第一首诗歌一一新城道中(其一),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宋神
3、宗熙宁六年(1073)春,苏轼作为杭州通判,出巡杭州所领属县新城。新城位于杭州西南,即现在浙江省富阳县新登镇。这首诗写于苏轼从富阳赶赴新城途中。首联“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意思是东风知道我要下乡巡行山里,赶紧吹断了屋檐间连日不断的积雨声。这里运用拟人手法点出雨过天晴,并没什么新奇之处。新奇的是用“吹断”这个词语,为何不说东风“吹停”雨声呢?“吹断”这个词,一方面说明东风的强劲,使雨声都没有了;另一方面说明雨突然停了。在“雨”字前面特别加上“积”字,以突出雨己连续下了多日。“积雨声”与“雨声”相比较,从侧面更加烘托出苏轼在久雨放晴后的欢快与明朗心境。“断”字,与“停”字比较,更能体现
4、主观上的干脆利落。一切景语皆情语,开篇我们就能触摸到苏轼的心境,这将是一次快乐的“山行”。颔联“岭上晴云披聚帽,树头初日挂铜铳”,意思是山岭上的云朵,戴上了棉帽,太阳挂在树梢,好像行军敲打的铜锌。“黑帽”,棉帽。“铜锌”,古代行军敲打的一种乐器。既然下乡巡行,必然要收拾妥帖,整理行装。苏轼不写自己,改写云朵戴棉帽,也不说“戴”,而说“披”,一则写出云朵轻盈的特点,二则表现举止的洒脱。“树头初日”,暗示出发的时间早。一“披”一“挂”,不着痕迹的戏谑,点出苏轼出行的必要性。作为一州通判,披挂上阵,巡行新法,田间考察青苗法的执行情况,自然是分内之事。颈联“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意思是野桃
5、在低矮的竹篱旁含笑绽放,溪边的柳条轻轻摇曳,溪水清澈,可以看见水底的泥沙。苏轼抓住景物的特征,枚举罗列了野桃、竹篱、溪柳、沙水。这些山里常见的景致也没啥新奇之处,新奇的是苏轼巧妙将它们组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诗境效果,丰富了读者的理解层次。野桃含笑,为何含笑,季候变化催开花朵。笑什么?笑竹篱“短”么?溪柳自摇,真是自摇?不过是东风吹摇。摇有何用?沙水仍“清”!平平常常的景物白描,苏轼让它拥有了特别的禅味与深意。尾联“西蟠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意思是西崎的农家,此时应该是最欢乐的。煮芹菜,烧竹笋,慰劳春耕的家人。这里要注意“应”字,作“应当,应该”讲,这是苏轼的推想。这样美好的景致,
6、这样美好的春耕时节,西崎人家,应该是最欢乐的吧?至于是不是这样呢?留给读者想象,诗歌戛然而止。整首诗写景融情,读来生机勃勃,充满山行野趣,韵味余长。接下来,我们欣赏苏轼新城道中(其二),同样也是一首七言律诗。前面一首重在写景融情,那这一首呢?首联“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意思是漫漫人生路,悠悠往前行。看见小溪,放下缰绳,缓缓而行,听听那潺漫流淌的溪水声。开篇就说“身世悠悠”,语含幽怨。等到“我此行”三字一出,又豪气横生。仔细咀嚼,“悠悠”两字的位置奇特。放在“身世”与“我此行”中间,似乎也可以理解为“悠悠我此行”,两可的状况,传递出苏轼复杂的内心世界。但从声律格式、停顿节奏来看,“悠
7、悠”更倾向于修饰“身世”。“委辔”,指放下缰绳。苏轼巡行山里,履行职责,为何不着急赶路,反而停下听溪声呢?莫非他有什么心事?颔联“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施铳”,意思是没用的废材,也害怕遭遇搜砍山林的斧头;疲惫的战马,期待听到收兵回营的号令。“散材”,出自庄子人世间,“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这里指没用的木材。“卷旅征”,收兵的号令。苏轼以“散材”和“疲马”自喻,表明朝廷的党争让他胆寒,派系的倾轧令他倦怠。驻足溪边,心事重重。颈联“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意思是绵绵细雨,给茶农带去欢喜。乱山深处,有我的清官好友。“长官”这里指苏轼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城道中 初到黄州 东坡 苏轼 新城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