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居家锻炼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居家锻炼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居家锻炼研究摘要:白岩松曾经说过,北大的蔡元培校长最伟大的地方是他为北大引进了很重要的变革一体育,号召广大学生应该重视身体健康,强化意志。没错,“生命在于运动”,我想这句话大家并不陌生。特别是在疫情期间,良好的身体状况可以减少感染病毒的风险。想要锻炼身体又远离病毒,最好的办法就是室内锻炼。它可以充实课余生活,抑制肥胖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力等等,那如何让小学生坚持参与到锻炼中呢?关键词:疫情防控 居家锻炼 习惯培养身心健康这场疫情来势汹汹,久久不退,学生依旧不能去学校上课,对于体育课而言,不在室外进行便失去了灵魂,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提高学习兴趣,坚持锻炼身体,居家锻炼必须
2、“活”起来,以新的面貌进入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自主自觉的加入进来。一,疫情防控期间,居家锻炼需重视1,自疫情开始,同学们唯一的活动地就是家里,无论是学习还是体育锻炼,都有了一定的限制,身体活动次数明显减少,久坐与观看电子产品时间增多,容易出现肥胖、体能下降、免疫力下降、视力不良以及心理问题。在疫情防控期间,加强体育锻炼对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尤为重要。2,注意锻炼场地的安排,选择合适的、安全的地方,在家里,运动的地方有限,我们一定要避免碰到桌椅以及墙角,保证安全距离。3,居家锻炼要注意锻炼方式以及锻炼密度,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科学有效的制定的锻炼方案,遵循“安全第一,循序渐进”的原则。锻炼时间以一小
3、时为宜,可分为上午和下午,一般上午在10点,下午在4点,“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4,运动完之后,要注意放松,不要暴饮暴食,同时也要注意运动卫生,多开窗通风。5,在疫情期间遵照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的原则,要保持作息规律,保证睡眠时间,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增强自己的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二,停课不停学,如何进行居家体育锻炼b居家锻炼,简单易行因为新冠状病毒的关系,我们不得不“软禁”在家,此时家里就成了我们唯一的走动场所,为了保证孩子们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樊城区教育局特意安排了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时间,让孩子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要把控好身体,特别是眼睛的放松,毕竟线上学习需要消耗大量的“眼力”。对
4、于每天的运动内容,我觉得越简单越好,每个人都在家里,活动的场地以及设施都会受限,这时我们要选择的运动方式必须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情况,动作简单可行,锻炼从头至脚。孩子的学习本来就很辛苦,我们做锻炼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得到一定的放松再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并且,简易化的动作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参与,树立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例如简单的头部运动,颈部绕环,抖肩,拉伸,转腰,抖腿等都可以有效地消除疲劳和锻炼局部肌肉力量,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同时每节课过后都应该有意识的放松眼睛,眺望远处的绿树,做眼保健操等等。2,创编“简操”,丰富锻炼考虑到我带的学生是二、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具有积极参与体育
5、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对体育课都能表现出积极地学习兴趣,乐于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虽然不能去室外上课但也要保护好学生的这份积极性,所以我采取创编简单的操类动作并配上富有节奏感的音乐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爱运动,喜欢锻炼,学习之余也不忘强身健体,达到双赢的层面。可以利用网络搜集素材,然后进行资源整合。关于操类的创编既要可操作性强又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健康。例如,简易椅子操教学,室内练习,有小椅子或小凳子都可以,遵循人体的运动规律,从头至脚,配合动感的音乐,进行活动,当音乐响起的那一瞬间学生都不由自主的动起来了,效果极好,既锻炼了身体又丰富了孩子们的锻炼。还有我们也可以利用学生们经常用的跳绳来创编绳操
6、,特别是在周末,跳上一跳只会觉得浑身舒畅。如若有的学生家里没有跳绳用毛巾代替也是可以的,对于音乐的选择除了富有节奏感的之外也可以选取当下的流行音乐,这样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他们的参与性。3,亲子运动,增进感情这次的疫情来的很急,走的却很慢,所有的家庭都开启了超长假期模式,甚至都在家困得有点不耐烦,其实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想,这次的疫情虽然是个灾难,但是确实是难得的“亲子时光”,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俗话说“言传身教”,不论是学习还是运动,你们都起着很大的重用。家长陪着孩子每天学习也是非常辛苦的,这时我们也可以设置一些亲子运动的小游戏,利用小视频的形式发送给家长,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增进感
7、情。例如,双人仰卧起坐传球,如果没有球可以拿毛绒玩具替代,这个可以很好地锻炼孩子的腰腹力量,提高仰卧起坐的成绩;石头剪刀布,输的一方要做15个开合跳,以比赛的形式开展更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利用下肢的动作代表这三个手上的动作,新颖有趣,可以有效的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下肢力量,每组休息30秒。三,居家锻炼,培养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延迟开学期间,同学们可以根据学校安排,通过网络课程、空中课堂等方式居家学习,并借此机会提高自我学习管理的能力。体育锻炼也是我们学习的一部分,每天大量的接触电子产品,会造成眼部疲劳,为了有效的缓解这一症状,必须坚持体育锻炼,劳逸结合。b因材施教,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统一实践证明,在一堂
8、体育教学课中,教学内容的合理搭配并且适合于学生身体发展的特征,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教材的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接受。如果教师所选用的教材难度太大、太复杂就会使学生产生畏惧感,丧失自信心,从而降低学习的兴趣。同时,体育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并富有知识性与游戏性的教材,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容。疫情防控期间,体育活动场地有限,但是内容却可以有所变化,线上教学,ppt的形式等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避免
9、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应适当合理的安排一些形式新颖、生动有趣的练习,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增加学生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2,激励效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优点,当发现学生有微小的进步时,教师应抓住时机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使学生马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对部分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讲解示范,对难度大的技术动作进行分解练习,由易到难,鼓励他们多练习,同时发动体育优秀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帮助学习,共同提高。实践证明,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每一
10、点进步,每一次成功,如能得到体育教师及时的表扬与认可,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动力,使学生加深对体育课的感情,就可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进行体育锻炼,这对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着积极的作用。网课期间,我会适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的锻炼成果给予积极的评价,利用软件进行互动,很好的管理了学生。我发现这种激励的方式很适用,同时也得到了家长朋友的一致认可,促进了体育课堂的完善。3,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据调查,有些学生家长和个别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学生只要文化课好就行了,对要否参加体育锻炼并不关心,认为体育锻炼要花费时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就对体育锻炼不
11、重视,甚至产生抵制、消极的情绪,严重抑制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此次疫情,是一场灾难也是一次警醒,告诉广大学子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想好好读书,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然而健康的身体一部分就必须来源于我们的体育锻炼。疫情期间,可以利用交流软件,跟家长进行交流,让他们深刻的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当然,我们教师在上课期间,除了进行技术教学外,还要教育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作用,了解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和对人的影响,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把培养学生独立锻炼的能力放在首位,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手段,
12、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四,情感升华,促进身心健康教育不单单是老师教学生学,更多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以及更好的学。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课堂教学是一种形成师生心理关系的实践过程。良好的心理关系会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简单来说就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精神,一种自我调节、自我恢复的精神,哪怕在学习中、生活中遇到解不开的难题也能很好的调整自己,让自己以最好的状态来迎接美丽的明天。在我们体育教学中,有氧运动就是一项非常能锻炼人的项目。它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意志力以及挫折忍受力,随着学生意志力和挫折忍受力的增强,他们在处理问题上就会思
13、考的更全面,面对挫折也会镇定自如,对于棘手的问题也能很好的分析与把握,即使短时间处理不好,他们也能快速的自我调节、自我恢复,时刻备战。任何教学活动的安排,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教育,融洽的师生关系常伴有积极的心境状态,学生愿意与教师交流,这样便于教师了解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喜欢老师,就会喜欢老师的课堂,接受老师的指导,这样自然而然就提高了课堂质量,达到了教学要求。课堂上除了教学内容,也可以利用网络选取正面积极的体育人物或赛事让学生观看,让他们自己感受体育的魅力,完善自身。作为一名小学生,学习成绩很重要,但是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理也不容忽视,双管齐下,才能战胜疫情。在体育网课教学过程中,居家锻炼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恰当合理地运用体育素材以及锻炼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达到练习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条件和创造条件,根据学生的心理,安排适合学生的锻炼内容,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所安排的运动中,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最终养成终身体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