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中央政府制度.docx
《第九章中央政府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中央政府制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九章中央政府制度学习目的和要求政府制度是规范国家行政机关与国家行政事务运行和管理的各类制度的统称,也是界定国家行政权行使规则的基本依据。在当代中国,作为中央政府的国务院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亦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第一节国务院制度的历史发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国务院制度经历了建立与发展、遭受严重冲击、改革和新发展等不同的历史时期,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推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务院建立后,与国务院相关的一系列制度、体制和机制亦经历了多轮调整、改革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推动我国国家行
2、政管理的现代化。一、政务院时期:19491954年国务院的前身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院的设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议行合一”政权组织原则与当时的政治实际相结合的崭新制度设计,是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国家行政权运作机制的一种探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是广义上的“政府”,包括如下几个部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政务院、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署,以及1952年增设并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国家计划委员会。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是一个涵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在内的总体性政府范畴,是我国具有最高权威的全权政府作为中央
3、人民政府组成单位的政务院,是国家政务的最高执行机关。在权力从属上,政务院对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负责,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休会期间,对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负责并报告工作。政务院执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国家的法律、法令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施政方针。政务院在组织形式上采取委员会制,实行集体领导;同时为保证行政的功能和效率,政务院行政首长的作用和责任也较为突出。二、建立与发展时期:19541966年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根据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
4、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而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与政务院区别:(1)机关性质不同。政务院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下属机关,是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部分,中央人民政府还设有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署等机关。(2)负责主体不同。政务院对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休会期间,对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负责并报告工作。(3)领导体制不同。政务院由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实行委员会制。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秘书长组成,此时的国务院不设置不兼任部长或委员会主任的国务委
5、员。三、遭受严重冲击时期:19661978年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国务院受到严重冲击。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4个月时间内,邓小平、贺龙、乌兰夫、李富春、谭震林等9位副总理先后被打倒,其他副总理也受到程度不同的冲击,国务院的正常工作难以开展。为减轻“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严重冲击,由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出并经中共中央批准,在国务院内部成立了“国务院业务小组”。1967年9月,国务院业务小组正式开始运作。四、改革和新发展时期:1978年以来1978年以来国务院制度的改革和新发展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一)计划型管理阶段:19781992年国务院作为全国计划型管理的中枢机关,成为国
6、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者。(1)在职能配置上,呈现出全面性特征。这一阶段的国务院延续了“文化大革命”前国务院的基本职能,国务院均负有管理和干预的职责,形成工作职责的全覆盖、业务功能的全覆盖和干预形式的全覆盖模式,国务院职能配置呈现出全面性特征。(2)在机构设置上,呈现出行业化特征。国务院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管理各个细分行业成立了大量的行业化管理机构,在改革开放后形成更为典型的“条条”分割。1982年国务院的机构设置,此时国务院工作部门的数量超过IOO个。(3)在管理手段上,呈现出计划型特征。1978年至1992年,我国在经济体制属性的界定上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
7、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等不同阶段,但在国民经济管理上始终坚持计划经济的主导地位。(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改革发展阶段19922012年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得以明确。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在职能定位上,国务院逐步明确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职能定位。国务院在对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管理上逐渐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宏观管理和间接管理为主。(2)在机构设置上,不断精简政府机构,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国务院在改革开放以来机构改革的基础上
8、,进一步加大了机构调整的力度,大幅度精简政府机构,裁撤行业化管理机构,充实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类机构,增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类部门,稳步推进与宏观管理导向相协调的“大部门制”改革,从根本上扭转了国务院机构“精简一膨胀一再精简一再膨胀”的模式。2008年之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大部门制”改革思路,由此使国务院改革的方向更加明晰,并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路径。(3)在中央与地方关系方面,建立健全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1993年12月15日,国务院做出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由此启动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1995年,国务院又进一步实施政府间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九 中央政府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