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课堂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课堂检测.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7课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 .魏晋时期,在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只有品评权,没有任用权。中正只是把自己的品评意见提供给政府,作为政府用人的依据,官吏的任用由中央决定。这表明魏晋时期()A.官僚政治走向成熟B.九品中正制被废除C.土族势力逐渐衰退D.选官权向中央集中2 .表1中民谣、诗歌体现的选官制度依次是()选官制度民谣、诗歌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A.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B.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科举制C.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察举制3 .东晋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善于书法,却迷信鬼神,没有军事才能,却因为出身
2、按照惯例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这说明当时的选官制度()A.以门第作为主要的标准B.通过考试来公平录取C.由地方官自下而上推荐D.以道德品行作为标准4 .下表为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中关于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统计表。据此可推知()朝代东晋隋朝唐朝北宋比例4%17.2%24.5%46.1%A.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B.社会阶层流动的加强C.科举制受现实的制约D.封建统治基础受动摇5 .唐太宗时,尝私宰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喜日:“天下英雄,入吾锻中矣“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材料说明科举制()A.体现出公正平等的原则B.彻底打破了血缘门第等观念C.促进了社会阶层
3、的固化D.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基础6 .资治通鉴唐纪载:“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这一制度()A.使得官员之间相互倾轧B.推动专制皇权走向顶峰C.一定程度减少决策失误D.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7 .唐初,置中书省出诏令,门下省掌封驳审议,意在二者“以相检察”,但由于各自不能“舍己从人”,故行之不久,两者日有争论,遂成怨隙。为解决该问题,唐统治者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复兴儒学,提升官员素质B.强化法治,颁布唐律疏议C.变革政制,改变议事规则D.更换人事,罢免违纪官员8 .卢肇,字子发,袁州(
4、宜春)人。在唐武宗李炎会昌三年(843年)状元及第,有奇才,以文翰知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政府定期举行恩科来选拔人才,卢肇及第当年的政府恩科考试方案,其可能的工作程序是()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部C.门下省一一中书省一一尚书省一一礼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吏部9 .在唐朝,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的皇帝诏令是违法的。唐中宗把不经中书门下两省的诏敕封袋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不用朱笔而用墨笔。这反映了()A.皇权受一定制约B.皇权凌驾于法律之上C.中央集权的加强D.中书门下拥有决策权10 .史料记载,唐朝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同时由皇帝临时加以名号的其他官员也成为宰相
5、,唐中宗时,居然出现同时有IO多个宰相共秉朝政的局面。这一现象()A.瓦解了三省制度B.强化了君主专制C.提高了行政效率D.有利于科学决策11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以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0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这反映出唐初()A.三省的运作注重程序B.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中书省负责审议,门下省负责草拟D.三省互相牵制,体现较强的民主性12 .公元204年,政府规定按百姓每亩田地向国家缴粟四升;每户出绢二匹,绵二斤,其他税收项目一律罢止,废除了之前按人头征收的算赋
6、、口赋的赋税制度。这一赋税制度()A.得益于秦国的商鞅变法B.受西汉休养生息政策影响C.是魏晋时期的租调制D.实行一年分夏秋两季纳税13 .唐朝初年,一位农民在农忙时节可以通过交绢帛或麻布给政府,来避免因服徭役而耽搁农事。这一情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国家税收的增加B.三省六部的设立C.以庸代役的实施D.民众衣料的变化14 .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的推行()A.简化税收名目和增加财政收入B.消除了贫富不均的现象C.使土地兼并现象得以完全消除D.
7、增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15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田制:“杨炎变为两税,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虽租、庸、调之名浑然不见,其实并庸、调而入于租也。后世安之,谓两税,租也,丁身,庸调也,岂知其为重出之赋乎?”作者意在()A.批评租庸调制的弊端B.指出农民税负加重的趋势C.肯定古代赋税制度趋向合理D.赞扬两税法简化税目的做法二、非选择题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以考试取人,扩大了用人范围,对历代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两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摘编自教育部组织编写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材料二元仁宗在元灭南宋而统一全国之后出生
8、,身边从小就有一批儒臣侍奉,受以儒学为主的汉文化影响较深。初鳌帝位后即宣布:“朕所愿者,安百姓以图至治,然匪用儒士,何以致此。设科取土,庶几得真儒之用,而治道可兴也。”据元史选举制记载,皇庆元年(1312年),元仁宗命令李孟、程铤夫等人议定科举之法,规定了科举考试的目的、内容、方式及录取人数等。并明确规定:“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浮华过实,朕所不取。”最终废止了唐代以来实行了六百余年的诗赋取土之法,而定为以经义取土,且经义必须以程朱理学的注释为评卷标准。这一规定又为明清两朝用了近六百年,其文化影响尤为深远。摘编自龚贤元代科举制的文化阐释材料三蒙古统治者对汉文化了解不深,
9、认为词赋空虚无实用,科举所取人才只能舞文弄墨,没有其他能力。元朝恢复科举后,一方面,废去了易于流于外在形式、讲求华丽辞藻的律赋,仅考古赋,蒙古、色目人则可以不考古赋。另一方面,经义以朱子“四书”为尊,理学等策略是以国家意志的膨式出现的,不可避免地成为元代统治思想的主流。元代科举只考古赋,加之理学标准的特点,形成了元代学术质朴无华的风气,同时也影响了文风的走向,浮华艳丽的文风在元代受到了排斥,这也是“平易雅正”的诗文风气能够风靡延祐文坛的原因之一。摘编自杨亮元代科举制与延祐以后南北文风的混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宋时期实施科举制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科举
10、制的特点及元仁宗力图恢复科举制的原因。(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仁宗恢复科举制在文化方面的影响。(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考试制度发展的趋势。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赋役之制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者锦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大唐六典材料二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居人之税,夏秋两入之,夏税尽六月,秋税尽十一月。新唐书杨炎传材料三令各省将
11、丁之赋摊入地亩,输纳征解,丁随地起统谓之地丁银。清史稿食货志(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些赋税制度?并指出赋税制度出现的时间。(2)归纳材料一中赋税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与该赋税相配套的土地制度。(3)材料二反映的赋税制度有哪些进步性?历代赋税制度变化反映了怎样的趋势。参考答案:1. D据材料“中正只有品评权官吏的任用由中央决定”可选官权向中央集中,故选D项;隋唐时期,官僚政治走向成熟,排除A项;隋朝,九品中正制被废除,排除B项;魏晋时期,是土族势力的膨胀时期,排除C项。2. C“举秀才察孝廉”反映的是察举制,“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金榜高悬姓字真”反映的是科举制
12、,故选C项;“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而非科举制,排除A项;“举秀才察孝廉”反映的是察举制,而非九品中正制,排除B项;“举秀才察孝廉”反映的是察举制,而非九品中正制,排除D项。3. A根据材料“没有军事才能,却因为出身按照惯例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主要看家世和门第,是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故选A项;隋朝以后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排除B项;由地方官自下而上推荐的选官制度是两汉时期的察举制,排除C项;察举制主要以道德品行作为选官标准,九品中正制主要看家世,排除D项。4. B表中显示,从东晋到北宋入仕群体中寒门
13、子弟所占比例大幅增加,说明科举制度确立后社会阶层流动的加强,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仅是寒门子弟入仕比例的变化,从中无法看出社会风气对于文、武的态度如何,排除A项;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增加,说明科举制突破了现实中门间政治的制约,排除C项;家门子弟入仕比例大幅增加,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而非动摇,排除D项。5. D根据材料“太宗皇帝兵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并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太宗皇帝“赚得英雄”,没有体现公正平等的原则,排除A项;“彻底”一词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排除C项
14、。6. C据“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可知其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决策失误,故选C项;材料强调各官员之间各施其职,而非“互相倾轧”,排除A项;专制皇权走向顶峰的标志是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排除B项;元朝时期中书一省制下的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领六部,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后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排除D项。7. C针对材料中“以相检察”“遂成怨隙”的问题,措施是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故选C项;材料中“意在二者以相检察”是制度设计,官员素质高只会加强落实制度,排除A项;唐律疏议解
15、决法律问题,而三省六部制是政治制度,排除B项;“两者日有争论,遂成怨隙”,是机构而非官员个人,官员是忠于职守而非违纪,排除D项。8. A唐朝科举考试方案制定的运作程序首先由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议、尚书省交由礼部去执行,故选A项;方案最后由礼部负责科举制的举办,排除B项;三省决策流程是中书、门下和尚书省,排除C项;三省决策流程是中书、门下和尚书省,排除D项。9. A根据材料“在唐朝,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的皇帝诏令是违法的”可知,皇帝诏令需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才合法,说明唐朝三省六部制对皇权有一定程度的限制作用,故选A项;根据唐中宗把不经中书门下两省的诏敕封袋改用斜封”可知,皇帝的行为还是受相关规定的约束,并非凌驾于法律之上,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而非中央集权,排除C项;门下省享有审议权,最终决策权在皇帝,排除D项。10. B根据材料“居然出现同时有10多个宰相共秉朝政的局面”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通过分割相权来加强皇权,故选B项;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制度没有瓦解,排除A项;10多个宰相共秉朝政容易导致人浮于事,不利于提高行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