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偁 《点绛唇》(雨恨云愁)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禹偁 《点绛唇》(雨恨云愁)赏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原文】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一、前言王禹偶一生八黜三贬,贬商州、滁州、黄州。他是北宋官员们贬谪路上的精神领袖。欧阳修贬谪滁州,马上参拜了王元之画像,声称“想公风采常如在,顾我文章不足论”,谦虚得都忘记了自己的才华是可以写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样的千古名句。苏轼也给偶像王禹偶写王元之画像赞并序,称赞他“以雄风直道独立当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苏轼表示“愿为执鞭而不可得。冥冥之中,老天爷仿佛听到了苏轼的声音。果然两年后,苏轼就跟偶像王禹偶一前一后,历史性地与黄州相逢了。王禹倩如果跟苏轼同朝为
2、官,肯定是无话不谈的铁哥们。两人无论是出身、性格、文学主张、职业生涯,都出奇的相似。出身农家,崇拜白居易,做过翰林学士王禹偶百黜守直道,苏轼屡贬屡乐道。两人可以称得上是贬谪路上并肩而行的革命同志!王禹偶是欧阳修、苏轼诗文革新运动的老前辈、先驱者。他提倡清新隽永、古雅简淡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文格调清新而旷远。唯一传世的词作就是点绛唇(雨恨雨愁),这也是北宋最早的小令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品读一下这首小令点绛唇。二、鉴赏王禹偶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中进士,成绩是全国高考第一名,皇帝复试中乙科,时年28岁的他授成武(今属山东)主簿,迁大理评事,第二年改任长洲(今江苏苏州)知县。大理评事,属于大理
3、寺正八品官阶,京官兼职地方一把手,何况还是江南苏州繁华之地。王禹他的仕途起步,算是北宋年间考中进士后的高配。苏轼后来也是如此。这首点绛唇,是王禹偶任职长洲知县时期的作品。有人认为,这首词写出了王禹俑“满怀用世的抱负,而屡遭贬谪,壮志难酬。如今流寓江南,面对凄凄秋雨,依依炊烟,怎能不生出无限的哀愁和愤懑呢!”说他是“在屡遭打击、被贬江湖之后,对官场的倾轧是多么厌恶,对朝廷的不辨曲直是多么不平”,因为他“可能想到过要避开污浊的官场,到烟雨江湖上蓑笠一生”,并且还认为“这,不该是牵强附会的揣测吧?”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对王禹倩这首词的牵强附会。第一,这首词是写于王禹偶仕途起步阶段,从成武穷县的县令助理
4、升为长洲富县做一把手县令,何谈屡遭贬谪,壮志难酬呢?第二,从王禹偶留下的关于长洲任上的诗文来看,这是他人生中最为悠闲自在、舒服惬意的三年。此时期的他,为了能在仕途上有进一步发展,一面积极准备中央公务员选拔的制科考试,一面还四处写诗自荐,说他厌恶官场倾轧,想避开污浊的官场,更是从何说起呢?第三,王禹傅携妻儿赴任长洲,一个农村城镇以磨面为生的王禹偶,此时最大的困难来自发展事业,养家糊口。长洲遣兴说:“妻儿莫笑甑中尘,只患功名不患贫。”没钱是肯定的。另一首同题诗作也说:“七十浮生已半生,徒劳何日见功名。折腰米贱堪羞死,负郭田荒好力耕。”年纪老大不小,三十多岁了,且不说没有实现功名,每天还要做这些庸庸
5、碌碌的苦差事,就为了吃上饱饭,真是羞愧死了!还不如当农民去!基层公务员工资从古至今都不高,养家很成问题。王禹偶在长洲学富豪种牡丹,也想种一点富贵气出来,谁知却种出了心理阴影,他说“晚来低面开檀口,似笑穷愁病长官”,牡丹开花,是在嘲笑他穷愁!如果我们仔细研读王禹偶在长洲任上的资料,就不难看出点绛唇这首小令真正想给我们传递的思想内容与情感倾向一词的上片写江南风景,流露出一丝抑郁之情。“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意思是雨濠濠有恨,云沉沉生愁,江南依旧是美丽的。劈头一个“恨”,加一个“愁”,很难不让人产生误会,以为王禹他真受了多大的委屈。此时的他入职长洲县令,踏上仕途不过两三年光景,正是人生最为踌躇
6、满志的时候。他所委屈的,不过是自己满腹才华,怎么可以就此埋没,一直做地方官呢?“依旧”二字,有人以为有无奈的味道,恰恰相反,我认为这里充满着诗人的自信。即便是这样的一个天气下,云遮盖,雨笼罩,江南依旧是美丽动人的。没有天时,但才华是满满当当了!“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意思是水边的村落,湖畔的渔市,有一缕孤零零的炊烟细细袅袅地升起。水村,渔市,这是人来人往的热闹所在,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很显然,王禹偶与这“一缕孤烟”产生了情感的共鸣。“细”,有小、微、弱的意思。王禹偶认为自己家世卑微,朝中无人援引,在未来的仕途上很可能有志难伸,有才难展。生存谋食艰难,仕宦前途渺茫。词的下片借景抒怀,
7、含蓄蕴藉。“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意思是天空一行鸿雁飞过,远远望去,他们列队整齐,首尾连缀。古诗词里提到“鸿”,一般都很少关注到鸿“行如缀”这一特点。如嵇康说“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表达志趣不凡。如江淹说远心何所类,云边有征鸿。”宋陈亮说:“懒向碧云深处,问征鸿消息。”表达思念之情。鸿,要么寄寓远大志向,要么传递思念。而王禹偶却写“征鸿”的“行如缀”,为什么?理解这个问题很简单,“行如缀”其实是与“一缕孤烟细”暗暗相承而来。前面说“一缕,这里才说“行”。前面说“孤”与“细”,这里特别强调征鸿的“不孤”与“行如缀”。词人的内心世界已经很明朗了!征鸿飞翔的团队阵列,给王禹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联系
8、自己的身世经历与生活处境,王禹俑触景生情,表达渴望得到权贵与上位者的援引与帮助,也能加入天际征鸿行列,展翅高飞。“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阑意”,意思是回想自己的平生往事,此时此刻,谁能明白我凭栏远眺的内心呢!王禹偶出生低微,家里排行老二,上有兄长下有弟,周围熟识都是甘于现状的文盲,惟独他与众不同,渴望通过科举施展自己的才华,王禹偶广结饱学之士,两度参加科考,第一次省试通过,殿试失败。第二次省试第一,殿试考中乙科,总算苦尽甘来。但如果一辈子做基层公务员,肯定不是王禹偶的追求。长洲任上的王禹偶,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对于事业的追求,难免就显出一些焦躁。这首词应该是他当时心境的一个写照。整首词写景清新
9、可人,意境幽远。情感由直白转为深沉,显得含蓄蕴藉。三、思考“知人论世”是解读诗词文本的一种重要方法,我们只有在了解了一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后,才能很好地理解他的行为与思想,理解他创作背后隐藏的内容与情感。但如果我们一味地拿诗人一生的经历去套取他的每一篇诗文,而忽略诗人在具体创作某一篇诗文时的情境与人生处境,就难免不会闹出笑话。诗人有自我生命的成长,他的创作也有不同的阶段,思想更会产生流变。只有贴近诗歌文本本身,贴近人物历史处境,才能很好地走进诗歌,进而深刻理解并把握诗歌。想一想,这首小令为什么会让人产生种种误解?就词本身而言,哪些地方透露出了词人的情感倾向?四、写法点绛唇是王禹俑传世的唯一词作。有人评价,这首小令是掀开两宋词坛帷幕的重要词篇。它描绘了江南水乡风物,用字选词考究,格调清新旷远,情感张驰开合,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上片劈头就说“雨恨云愁”,接着又引出“一缕孤烟细”。借景抒情,情感含蓄里有直露,有“恨”有“愁”,有“孤”有“细”。表征自己壮志难伸,形影孤单。下片则融情于景,“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情感直露中转而含蓄深沉,不说“遥看”,而是“遥认”,“认”的主观性更强,看得更清。借征鸿“行如缀”说事,衬托自己似“一缕孤烟细”。表达自己渴望得到上位者的援引与帮助,最后倾吐“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在欲说而未说之间,留给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