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的药理与临床应用.docx
《玳瑁的药理与临床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玳瑁的药理与临床应用.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玳瑁的药理与临床应用蜻嵋(桂海虞衡志)。【来源】为海龟科动物玳瑁的甲片。【动物形态】玳瑁体长可达L6米。背及腹部均有坚硬的鳞甲。头部具前颔鳞甲2对。鼻孔近于吻端。上须钩曲,嘴形似鹦鹉,颌缘锯齿状。背面鳞甲,早期呈覆瓦状排列,随年龄增长而变成平置排列,表面光泽,有褐色与浅黄色相间而成的花纹。中央为脊鳞甲5枚,两侧有肋鳞甲4对;缘鳞甲25枚,边缘呈锯齿状。腹面由13枚鳞甲组成,呈黄黑色。四肢均呈扁平叶状。前肢较大,具2爪,后肢只有1爪。尾短小,通常不露出甲外。栖于温、热带海洋中。以鱼类、虾蟹、软体动物和海藻等为食。分布福建、台湾、海南、西沙群岛等地。本动物的肉(玳瑁肉)亦供药用,另详专条。【采集】
2、全年均可捕获。捕得后,将其倒悬,用沸醋浇泼,其甲即能逐片剥下,去净残肉,洗净。【药材】本品为近圆形、三角形或多角形的板片,长10, 20厘米,厚1.5,3毫米。边缘较薄,中央稍厚。表面呈暗褐色的半透明体。并有暗褐色与乳黄色的花纹,平滑而有光泽;内面密布白色的条纹或斑点,并有纵横交错的沟纹。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气无。以片厚、花纹明显、半透明者为佳。主产台湾、福建及广东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化学成分】含角蛋白及胶质等。【炮制】刷净泥土,用温水浸软后,切成细丝或研成细粉。【性味】甘咸,寒。?开宝本草:寒,无毒。?品汇精要:味咸,性寒。?纲目:甘,寒,无毒。【归经】本草汇言:入手少阴、足厥阴
3、经。【功用主治】清热,解毒,镇惊。治热病惊狂,中风,澹语,痉厥,小儿惊痫,痈肿疮毒。?食性本草:疗心风邪,解烦热。?日华子本草:破结,消痈毒,止惊痫。?纲目:解痘毒,镇心神,急惊客忤,伤寒热结,狂言。【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或磨汁,1,2钱;或入丸,散。【选方】?治急风及中恶,不识人,面青,四肢逆冷:生玳瑁五两(捣罗为末),安息香五两(用酒煮似糊,用绢滤去滓),朱砂二两(细研,水飞过),雄黄半两(细研),琥珀一两(细研),麝香一两(细研),龙脑一钱(细研)。上药都研令匀,以安息香糊和丸,如鸡头实大。用童子小便三合,生姜自然汁半合,相合暖过,不计时候,研下三丸。(圣惠方玳瑁丸)?治中风不语,精神冒闷及中恶不语:璜瑁(镑)、丹砂(研)、雄黄(研)、白芥子各半两,麝香(研)一分。上五味,捣罗为末,再同研匀,别以银石器酒煎安息香一两为膏,和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温童子小便下,不拘时候服。(圣济总录玳瑁丸)?治痘疮黑陷,乃心热血凝也:生玳瑁、生犀角同磨汁一合。入猪心血少许,紫草汤五匙,和匀温服。(痘疹论)?预解痘毒,遇行时服此,未发内消,已发稀少:生玳瑁、生犀角各磨汁一合。和匀;温服半台,日三服。(灵苑方)?治迎风目泪,乃心肾虚热也:生磕瑁、羚羊角各一两,石燕子一双。为末。每服一钱,薄荷汤下,日一服。(飞鸿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玳瑁 药理 临床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