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与展望.docx
《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与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与展望.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金鬲蝌技视阈1稍费金融公司的发展与展望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该报告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注重需求侧管理,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激发国内消费潜力,但不宜靠发展消费金融来扩大消费”。时下,我国正处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的发展新格局中,消费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动力。虽然此前金融科技的深化,加快了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并有效拉动消费,但是消费金融行业内部结构有所分化。消费金融公司作为中国银保监会审核批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专门为满足个人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而提供贷款服务,却在金融科技浪潮下错失发展良机,大幅度滞后于互联网消费金融以及数字消费
2、金融机构的发展步伐,消费金融公司亟需在金融科技下“破浪前行工一、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演进2008年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也对我国宏观经济带来冲击。为积极应对外在经济环境的恶化,我国原银监会于2009年7月颁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致力于通过发展消费金融拉动消费内需,从而提升经济发展动能。2这部法律规范标志着我国消费金融服务开始向专业化、系统化发展,消费金融公司正式试点展业。同时,这也标志着以消费金融公司为代表的传统消费金融时期的到来。2010年,首批4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北银、中银、锦程以及捷信)成立,它们分别由北京银行、中国银行、成都银行和派富集团(PPF)发起设立,成立后分别
3、在北京、上海、成都和天津等地开展消费金融业务。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并与传统消费金融日益结合,我国于2013年进入互联网消费金融时期。在此时期,为应对技术与社会的变革,原银监会于2013年9月修订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放宽了消费金融公司申请设立条件,取消营业地域的注册地限制,增加吸收股东存款业务范围,放开消费金融市场准入,并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国内外银行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在此情形下,各大商业银行、产业机构、电子商务平台以及互联网金融公司纷纷进入消费金融领域,我国消费金融行业从传统消费金融步入互联网消费金融时期,逐步进入高速发展阶段。4根据原银监会数据,截至20
4、16年末,我国消费金融公司从4家快速增长至21家,资产规模高达1 401.84亿元。2017年以来,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快速崛起,促使消费金融行业创新发展进入新时期,即从互联网消费金融步入数字消费金融时期,消费金融行业得以创新发展。政府对于市场的直接影响是极为重要,5诚如Casolaro等(2006)研究表明,当政府放松监管时,市场的竞争会加剧,增加信用供给。根据中国银保监会数据,截至2019年末,我国消费金融公司达到27家,资产规模达4 988.07亿元,同比增长28.67%;贷款余额4 722.93亿元,同比增长30.5%。然而,消费金融行业的过快创新发展,面临着强监管、防
5、风险的外部环境,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加强了对“校园贷”及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治理整顿,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消费金融公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满足客户合理的消费金融服务需求;此外,在互联网消费风险专项整治过程中,金融监管部门对于具有无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无客户群体限定、无抵押等特征的“现金贷”业务加强了规范整顿,这亦对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开展形成较大的场景化挑战。此后,金融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涉及到大数据风控、产品定价、催收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进一步对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开展加以规范,但随着对数字化消费金融平台监管的加强,消费金融公司的牌照优势更加凸显,未来或有更多的资源和
6、政策向消费金融公司倾斜。二、金融科技视阈下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定位与不足随着金融科技的兴起,它与消费金融行业的融合日益深化,促使我国消费金融行业的经营主体从单一化向多元化格局发展,形成了以传统消费金融机构(银行与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包括电子商务平台、分期购物平台、网络借贷平台)以及数字消费金融机构等共同构成的多维度竞争格局。其中,消费金融公司是指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我国居民提供消费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公司作为传统非银行金融机构,不同于金融科技视阈下的互联网与数字消费金融机构,它主要定位于那些具有央行征信记录的“中高净
7、值”人群,并采取资金或者线下场景驱动模式,但是它同样在数字化、场景化与合规化方面存在着发展不足的问题。(-)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定位在日新月异的金融科技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各类消费金融经营机构基于不同客群及其消费场景,对自身发展进行了相对清晰的定位。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主要覆盖“中低净值”、缺乏央行征信记录的“长尾”人群,它们基于不同发展特点形成各自驱动模式:电子商务平台采用以技术为主的综合驱动模式,分期购物平台采取线上场景驱动模式,网络借贷平台由于自身技术沉淀较弱所以往往采用“移植性”的技术驱动模式。数字消费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平台公司)通过深化金融科技应用,尤其是采用大数据模型与智能算法等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消费 金融 公司 发展 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