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知识清单(下).docx
《文言虚词知识清单(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虚词知识清单(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文言虚词知识清单(下)O1二、18个重点虚词(一)以(D副词。同“已”,已经。及以至是,言不辱者,徒强颜耳。(报任安书)(2)连词。表示并列,又,且。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表示顺承,可译为“而”,或不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刺秦王)表示目的,来。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表示原因或理由,因为。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表示结果,以致。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表示修饰。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并序)(3)介词。因为。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在。武
2、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苏武传)把。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苏武传)用。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凭。久之,能以足音辩人。(项脊轩志)凭身份,以资格。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按照,依据。荆何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荆轲刺秦王)(4)助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等的界限。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游褒禅山记)(5)复音虚词。“以是”“是以都可解释为“因此”。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二)而1 .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你们的”。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
3、志)2.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为“又”。蟹六跪而二螯。(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译为“并且”“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6)表示修饰关系,不译。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劝学)(三)之(1)代词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们)”“它(们)”作师说以贻之。(师说)第一人称代词。译为“我二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指示代词。表近指。
4、可译为“这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2)助词。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补充音节的作用,无义。顷之未发
5、,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荆轲刺秦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四)其副词。表示揣度,可译为“也许”“大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示反诘,可译为“难道”。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示祈使,可译为“应当”“一定”。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2)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代词。他(们),他(们)的。那子之徒,
6、其贤不及孔子。(师说)自己。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其中(的)。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苏武传)这(个),那(个)。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4)助词。用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邺风静女)(五)为(1)介词。常与“所”搭配,表示被动。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2)连词。如果,假使。王甚喜人之掩口也,为近王,必掩口。(韩非子内储说下)(3)助词。与“之”相配合,用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惟弈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用在句末,常与“何”“奚”“胡”等搭配,表示反问或感叹。奚以之九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 虚词 知识 清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