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解读流程--以《我的中国童年》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解读流程--以《我的中国童年》为例.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小说解读流程-以我的中国童年为例教材中习得的各种认知能力如何体现在整本书阅读上呢?今天就给出一本昨天才拿到的非虚构类小说的部分解读过程,展示一下各种认知能力在阅读中所起的作用。对于一本新接触的小说,如何快速了解它的主要内容?从后经典叙述学的角度可以采用叙事弧的方法展开分析。第一步,浏览全文,梳理出全书的峰情节:1 .第1章:小女孩在租界被脚夫欺负和歧视的经历,抗议被迫唱英国国歌的高潮场景。2 .第4章:小女孩新生的妹妹夭折的高潮场景。3 .第5章:全家人逃离战乱汉口回到美国的高潮场景。4 .第7章:小女孩如愿以偿到美国上学,但遭遇不友善老师的高潮场景。5 .第7章:小女孩在学校认识第一个朋友的
2、高潮场景。以上是回忆录中的几个峰情节和对应的章节。主要通过找出情感张力最强烈,事件变化最剧烈的几个高潮场景来判断。这些高潮场景都是小女孩成长经历中的重要转折点。第二步,细列出每个叙事弧的组成情节与类别:第一个叙事弧:建构:第一章开头对汉口生活的介绍初始情节:被要求在学校唱英国国歌延展情节:反抗和拒绝唱英国国歌高峰情景:在课堂上公开抗议唱英国国歌释放情景:决定改唱美国国歌第二个叙事弧:建构:介绍新生妹妹的情况初始情节:妹妹出生延展情节:照顾和期待妹妹长大高峰情景:妹妹突然夭折释放情景:为妹妹举行葬礼第三个叙事弧:建构:介绍汉口局势和准备回美国初始情节:决定提前离开延展情节:逃离战乱汉口,开始回美
3、国之旅高峰情景:从上海港登上轮船回美国释放情景:抵达美国港口第四个叙事弧:建构:进入美国学校的期待初始情节:第一天上学延展情节:遭遇不友好老师高峰情景:被迫使用陌生的书写方式释放情景:放学后与朋友讨论老师的不合理第五个叙事弧:建构:对学校生活的期待初始情节:首日上学时没能交到朋友延展情节:上课过程中的种种不快高峰情景:誓言结束后,第一个朋友主动打招呼释放情景:放学回家,兴奋地与祖母分享交到朋友的喜悦第三步,找出整个小说中最核心的叙事弧,可以通过找到最核心的峰情节来完成。这本小说的核心峰情节位于是第三个叙事弧一一从上海港登上轮船正式启程回美国。理由如下:1 .这个场景的描写比较详细和长度较长,占
4、据整个章节,而其他几个峰情节的描写较简略。2 .这个场景描写的内容也相对丰富和复杂,包含了环境描写、人物对话、内心活动等元素。3 .这个场景标志着女主人公离开中国回到美国的关键一步,对整个回忆录的情节发展具有重大推进作用。4 .周围的其他情节如准备工作、与朋友道别等都配合支持这个高潮场景。5 .这个场景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体现出女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6 .与回忆录“回到美国”这一主题密切相关,表达此主题的关键场景。综上所述,从这个情节描述的分量、细节、情感和意义上判断,登上美国轮船回国的场景是这个回忆录最核心的峰情节。这一高潮场景推进了回忆录的叙事发展,表达了“回归”的主题,体现作者对这一场
5、景的细腻刻画。确定了全书最关键的叙事弧后,就可以使用不同的认知能力展开细节分析,分析的切口是峰情节,:首先,从原型效应的角度看,读者脑海中存在许多稳定的事件模型或脚本,这些模型来源于日常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知识。“出国乘船”就是一个较为固定的事件模型。这个模型包含登船、与家人告别、船起航等一系列步骤。当读到这个高峰情景时,读者会不自觉地调用自己脑海中的“出国乘船”事件模型,用其来理解和想象这个场景。模型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认知框架,读者可以依据这个框架来构建和补充文本中没有详细描写的细节,形成完整连贯的想象。例如,尽管文本中没有描写告别家人的细节,但读者会根据自己的“出国乘船”事件模型,自动想
6、象出登船前的家庭告别场景。这种自动想象来自日常生活经验,也来自对类似题材作品的阅读经验。可以说,稳定的认知模型扮演着图式化的角色,指导着读者对新的、不完整的信息进行模式完成式的想象,从而达到对文本世界的理解。这种基于模型的想象也更富有情感,因为模型连接了读者的个人经历。所以,认知模型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理解和想象这个重要情节的框架,丰富了读者的体会,增强了阅读的连贯性和完整性。这正体现了后经典叙述学视角的分析价值。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词语意义是与使用语境和情境相关的。“美国轮船”不仅作为一个具体的交通工具存在,更会激活读者大脑中与其相关的记忆、知识和经验。当读到“美国轮船”这个概念时,许多读者会
7、想起自己的乘船经历,回忆起海浪、船舱、甲板等印象,这是该概念激活他们记忆的结果。即使没有亲身体会,读者也会根据自身的旅行或移民经历,想象乘坐轮船离开故土、远渡重洋的感受。这种想象来源于对“轮船”和“旅行”概念的各种联想。不仅如此,一些常见的象征意义也会自动激活,例如轮船象征漂泊和过渡,激发读者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可以说,“美国轮船”这个意象激活了读者大量的个人记忆和共享经验,这些丰富的心理内容为读者理解和想象这个场景提供了素材,读者不仅知道发生了什么,更能感同身受,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所以,从情境理解的角度分析这个场景,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词语意义的情境性和主观性,这也是认知文学分析的一个重要视角。
8、再者,从认知模型的角度看,读者会根据“出国乘船”这个较为固定的事件模型来理解和想象这个场景。此外,从互文性的角度看,这个场景会让读者联想到其他有类似“乘船出国”场景的文学作品,产生互文参照的效果。具身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与个体的感知和身体经验联系密切,所以不同的读者会因为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对同一文本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对于没有出国经历的读者来说,这个场景更多是出于想象,与自己的经验距离较远,情感投入可能比较有限。但对那些离开祖国到异乡生活多年的人来说,这个场景会激活他们强烈的个人记忆,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离乡的喜忧参半、故土的点点滴滴都会在脑海里复苏。即使没有真正的出国经历,但有过离乡背
9、井的阅历,也会由衷感同身受文本中家庭结束异国生活返回故土的复杂心情。另一方面,不同国籍和文化背景的读者,也会有不同的情感反应。中国读者可能会有特殊的怀乡情结,美国读者则可能无法真切感受中国家庭的复杂心路历程。所以,这段高峰情节对每个读者的情感呼应都十分具身化和主观化,文本意义是在阅读过程中动态构建的。这也展现了具身认知理论的分析意义。从语境理解的角度看,语境对理解意义起着重要作用,登船返美的具体语境会影响读者的理解。文本中所描写的20世纪20年代,正值中国动荡时期,军阀混战,局势不稳。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面临各种艰难险阻。当时汉口发生暴乱,日本军舰发炮威胁,让外国妇女儿童都陷入危险境地,需要匆忙
10、撤离。这样的历史背景提供了这个家庭逃离中国的必要语境,读者可以理解他们返美的焦虑和紧迫感。同时,当时中国民族主义气氛高涨,一些中国人视所有外国人为敌人,这也增加了登船返美的复杂情感。如果不理解这一特定历史语境,读者就无法真正领会这个家庭乘船离开的深层含义。所以,特定的语境会深刻影响对文本情节的理解,这一点正体现了认知语言学语境理论的阐释价值。从描述理论角度来看,作者详细描写了这个场景的过程,反映了她作为观察者对这个登船场景的认知体验。作者描述自己作为“塔夫脱总统号”的“眼睛”,仔细观察和记述周遭的一切细节一一甲板上的欢乐气氛、人们的告别、飘带的飞舞等等。这种详尽的描述反映了作者主观的认知经历,
11、她逐步构建自己对这个场景的认知模型。作者并没有对场景进行解释或评判,而是客观描述自己的观察过程。这种描述性的叙事反映出描述理论,即对主观的认知过程进行描写和呈现,而不仅仅停留在对外在世界的描写。它呈现了这个场景的生动性和认知真实感。最后,从情感共鸣的角度看,作者通过描写这个家庭结束在中国的生活,登上归国的轮船,成功激发了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一方面,异国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动荡局势,让人同情他们的无奈和焦虑。汉口暴乱时匆忙逃离,充满变数,能打动读者作为旁观者的心情。另一方面,告别祖国,启程回到记忆中的家乡,是一种复杂的感受。既有期待和兴奋,也有不舍和惆怅。这种复杂情感能唤起读者的感同身受。当轮船驶离上海,作者内心对过去的追忆,表现出离别的伤感,让读者为之动容。小男孩的变节,更增加了悲哀感。作者还将个人感受提升到集体命运的高度,游离于两种文化认同之间的无所适从,充分打动了读者的心灵。可以说,这段描写成功地唤起了读者强烈的情感反响,让读者不仅能理解这个家庭,更能感同身受,与之建立情感连结。这展现出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效果。至于这个叙事弧中其他情节,追溯原因或情感变化的时候可以进一步分析,不过对于不同的功能情节,分析的方式也是有针对性的,没有必要像峰情节一样那么全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