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单元教学“化零为整”以评价提升教学效果.docx
《如何让单元教学“化零为整”以评价提升教学效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让单元教学“化零为整”以评价提升教学效果.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如何让单元教学化零为整以评价提升教学效果基于新的课程改革,教学理念从知识逻辑走向学习逻辑.认知逻辑,开始更多关注到人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任务会分解到每个学生身上,即培养学生基于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并让学生在经历与体验中达成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三会: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不断积极研讨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借助单元评价来促进素养的生成等问题。下面将以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设计为例,阐述低学段教学中提升学生素养的探索与实践。纵横剖析教材,锁定单元教学关键词我们首先对教材进行了纵向梳理,发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2、从一到六册的相关内容均在围绕数与运算和数量关系两个主题,因此本单元的核心概念也锁定了这两个关键词。止匕外,我们厘清了三个学段所对应的学习内容和需要达到的核心素要的要求,并发现学段之间的内容相互关联,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由此确定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并对照课标将本单元指向核心概念的单元进阶路线做了如下设计。(-)本单元学习指向的核心概念及其进阶珞线中年级能结合具体实例解释万以上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万以上的数,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能计算两位数乘除三位教。会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碱运算和一位小数的加噂算;能在简单的实际情境中,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能遢串合适的单位通过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合理利用
3、等量的等量相等进行推理。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购片,能认、读、写Tj以内的数;懿说出不同数位上邮表示的数值。能算简单的百以内数的加减法。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合理表达简单的政量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根据教材与课标的内容分析,低学段中有关数的概念教学总共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在一年级上册,学生认识20以内各数,这是数概念教学的第一阶段;在一年级下册,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学生认识100以内各数,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二个阶段;在二年级下册,认数范围则由100以内扩展到万以内,学生认识万以内各数,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三个阶段。本单元的教学处于数概念教学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
4、将拓展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并进一步感知、理解十进制位值制”两个基本概念,这两个概念是学习数概念的根本。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将本单元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做了如下梳理,将IOO以内数的学习拆分为数的认识.加减法与解决问题三个层次,让学生从基础的概念学习开始,逐步过渡到数的运用与解决真实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经历数的认识一数的运算一数的运用这一过程,以此逐步培养相应的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立足素养目标,以任务驱动将单元“化零为整在将教材进行系统梳理与内容盘点后,我们依照新课标的素养要求,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划分为学科知识.学科思维.学科实
5、践与态度责任四个维度。落实课标低年级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能说出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数值;能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形成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意识。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的要求,具体如下表所示。单元学习目标学科知识.1 .正确地数出IOO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 .知遒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3 .结合100以内数的认识,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一学科思维a1 .结合10
6、0以内数的认识,在数序和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和推理思维.“2 .在进行100以内大小比较的过程中,应用数学思维进行科学的比较和推导。,学科实践.a1 .结合具体事物,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2 .在具体情境中,能结合100以内的数,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3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和记录的过程,感受用数学思考方法进行有序地列举、比较、推导,利用对数量的感知,发展数感和推理思维。态度责任-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利用校园中各种有关100内数的收集和整理,感知生活中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好数学的价值感.2基于本单元的主题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单元 教学 化零为整 评价 提升 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