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知识导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琵琶行》知识导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琵琶行?知识导学课文鉴赏说明一诵读提示?琵琶行?在用韵上很有讲究。1?诗的开头共有四联,第一联和最后两联用的是入声韵,只有第二联用了平声韵;结尾三联全用入声韵。这就显示了全诗的基调:凄凉、压抑。2?诗中换韵频繁(共18次),除琵琶女自叙身世和诗人倾诉内心郁闷这两段外,或一联一换,或两联一换,而且全是平仄韵相间,仄韵中又以入声韵居多;平声韵有延长音,而入声韵很短促,韵脚读得清晰,便有抑扬起伏的音乐效果。诵读这首诗还要注意诗中的叙事脉络和诗人的体验。必须化身为诗人,设想自己亲历其事,亲闻其音,亲见其人,这才能深入诗的意境,读得凄楚动人。下面谈谈关于个别句段的处理意见。1?开头局部:前六句要读出悲
2、凄的气氛。读最后两句,情绪应有变化:“忽闻水上琵琶声后应作稍长停顿,以示有一个短时间的静听过程,这就是?序?中说的“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下句“主人忘归客不发应作一顿,表示主客俱已进入音乐境界中,忧伤暂被驱散。2?关于音乐描写局部:“大弦以下四句要急读,有轻快情调;“间关两句速度放慢,要读得流畅;“冰泉以下四句是为高潮蓄势,要小声读;“银瓶以下四句写乐曲高潮和终止,要读得紧张、热烈,至“裂帛戛然而止。3?关于琵琶女自叙身世局部:可按少年欢乐、晚年沦落、当前心境划分层次,每层后宜作一顿。4?关于诗人倾诉内心局部:“同是二句点明全诗主旨,宜用叹惋之声,要读得慢些;“我从以下六句为下文铺垫,可轻读
3、;“其间以下六句述心情,也要用叹惋之声;“今夜以下四句表祈请,应读得恳切。5?结尾局部:开头两句承上叙事,要读得平缓些。中间两句转入抒情,当用消沉声调。最后两句用问答式,问后宜作稍长停顿,然后徐徐作答,这是全诗抒情的高潮。二整体感知这首诗记叙诗人谪居江州时,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一事。诗中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琵琶女的形象,另一个是诗人自己的形象。前者为主,后者为宾。琵琶女年轻时色艺双绝,名噪教坊,富贵子弟争着向她献宠,生活中充满了欢乐;然而这样的欢乐是以色取悦于人换来的,其中未尝不含着悲苦。待到年长色衰,又值社会发生动乱,“门前冷落鞍马稀,不得已而“嫁作商人妇,“转徙于江湖间,过着凄清
4、的生活。这个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的悲惨命运。写诗人的自我形象,着重表现的是他的“天涯沦落之恨。诗的开头写秋夜济阳江头的萧瑟景象和饯别宴上“醉不成欢的气氛,都暗示了这种心情。琵琶女的演奏不仅道尽了她本人心中的“无限事,其实也勾起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听了琵琶女的自叙身世,他的“恨终于奔涌而出,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个主题。然后尽情地倾诉他“谪居卧病中凄凉、郁闷的心情,尽管直至诗的最后他没有说出遭贬的原因这是无须说明的。在封建社会中,直言敢谏的人,其结果只能如此。诗的结句“江州司马青衫湿,是对全诗主旨即“同是二句的形象说明。江州司马之泪
5、,是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三鉴赏要点这首诗中的音乐描写十分出色。诗人非常熟悉真正的演奏家在即将演出时的心态,因而从写琵琶女的调弦动作入手,用“未成曲调先有情说明她此时已进入乐曲中的境界。然后分两个阶段写她的演奏内容。开始演奏的大概是她根据当时的心绪选定的一支曲子,因为诗人从那“掩抑的琴声中听出了愁苦和“平生不得志的诉说。与此同时,诗人又描写了她的演奏姿态,从“低眉信手续续弹中看到了她技艺的娴熟。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虽是淡淡的几笔,却有引人入胜的魅力。接着写她演奏琵琶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幺?,这原是一件难事,但诗人写得很巧妙:他只写了三个有代表性的乐段,并运用生动的比
6、喻同时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使读者在想像中亲聆琵琶的美妙乐音和旋律的开展变化。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错进行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表现了急迫而愉悦的情调。第二乐段用花底莺语的间关之声作比,再著一个“滑字,使读者觉察到旋律变得轻快流畅了;接着又逐渐缓慢下来,仿佛进入了半终止状态这“无声的音乐又使读者去寻味“幽愁暗恨,并期待着变化的到来。果然,第三乐段一开始就是“银瓶乍破水浆迸,这是高潮到来的信号;它开展得很快,接着就出现了“铁骑突出刀枪鸣的热烈而紧张的场面。读了这一段文字,掩卷沉思,会有“余音绕梁之感!附带说一下,乐曲的终止也写得很好。“曲终收拨留神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
7、出了琵琶乐曲终止时的特点,跟钢琴曲子最后用主和弦终止全曲一样具有显著的艺术效果,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这首诗的结构艺术也很值得欣赏。琵琶女的三次演奏是贯穿全诗的主线,围绕着它,诗人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绘制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三次演奏中,第一次是暗写,琵琶女没有出场,她的演奏是诗人和他的客人听到的,演奏什么曲子不知道,但可以断定它的基调是悲凉的,理由有二:一是琵琶女在这“绕船明月江水寒之际,显然是以此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二是它确实打动了在“惨将别中的主、客的心,加重了离愁,以致“主人忘归客不发。其余写秋江月夜的萧瑟景象,写饯别酒宴的悲伤气氛,都是衬托它的。第二次是明写,琵琶女
8、出场,应诗人邀请而演奏,这是诗的主体局部。先用叙事引入,然后浓墨重彩地写她演奏的内容,以证明她技艺的高超。由此自然转入琵琶女自叙身世,完成了这一形象的塑造。而琵琶女的自叙又引起了诗人的强烈共鸣,原来他俩“同是天涯沦落人。接着诗人便讲起自己的“沦落,但主要是围绕着音乐讲的,讲心境的消沉,而关于“沦落的原因,那么仅以“辞帝京“谪居卧病二语轻轻带过。这显示了诗人的温柔敦厚之风,但我们不难看出,他和琵琶女的“沦落都是由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造成的。第三次仍是明写,但写得简略,只说调子悲凄,与?霓裳?六幺?不同,又从侧面写听众“掩泣,更以“江州司马青衫湿作结,这是用音乐形象及其艺术效果补足“同是天涯沦落人一句
9、的内涵,鲜明地突出了全诗的主题。此外,本诗前三段中都有关于“江和“月的描写:第一段写诗人及其客人在“茫茫江浸月的情境中听到了琵琶女的演奏,为之神往;第二段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写琵琶女弹完名曲后的外景;第三段以“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写琵琶女目下的孤单、凄凉处境。这些描写从侧面衬托了琵琶女的形象,使读者能具体地想像出她“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的悲惨生活。四其他这首诗中的音乐描写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跟白居易精通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上曾流传过一个故事。有一次,有人将一幅乐队演奏?霓裳羽衣曲?图拿给白居易看,白居易说这是演奏曲中某个乐句的情形。那人不信,就找一个乐队来试验,当
10、奏到那个乐句时,白居易叫停,再拿图来对照,所有演奏者的姿态及指法都跟图上一样。可见他在本诗所描绘的音乐形象是完全可信的。有人认为“初为?霓裳?后?六幺?一句是总写,“弦弦掩抑以下四句是写?霓裳?,“大弦以下十四句是写?六幺?。此说不可信,?霓裳羽衣曲?是舞曲,调子是轻快的,怎么能“似诉平生不得志呢?因此,我们只能作这样的假定:开始琵琶女弹的是自选曲,而?霓裳?六幺?那么是诗人指定的曲目。这是符合情理的。但?霓裳?六幺?的演奏情形不便分写,并且从艺术上说也没有分开写的必要,所以诗人就从中挑选三个有代表性的乐段来写,这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解题指导一设计此题,意在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的内容,懂得叙事
11、诗总是通过人物的命运来反映现实的,要找出诗人和琵琶女命运的共同点。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进入诗的意境。答案见“整体感知和“鉴赏要点中有关局部。二1?音乐家的手指能传达各种微妙的感情。有人说,萧邦演奏钢琴曲的第一个音符,就能给人以特殊的感觉。琵琶女大约也是如此,这说明诗人有很高的音乐鉴赏力。可抓住这一点启发学生的想像。答案见“鉴赏要点。2?设计此题,意在使学生通过想像领略音乐美。笼统地答复是毫无意义的,一定要作具体分析,使学生懂得器乐曲中常有模仿自然音的片段(如贝多芬?田园交响曲?中的“暴风雨)o答案不求统一,例如艺术通感也可以包含在内。答案见“鉴赏要点。3?从侧面衬托,说明周围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
12、“余音绕梁的境界中。这是背诵的准备。详见“诵读提示。三二者的创作方法不同。?箜篌弓I?的音乐描写极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诗人着重写乐曲的艺术效应,多用夸张手法,也显示了诗人的奇特想像。?琵琶行?的音乐描写那么属于现实主义范畴,诗人着重写的是乐曲的艺术境界,多用比喻手法。教学建议本课用一课时自读。在鉴赏方面,主要的要求是:1?仔细品味诗的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具体内涵,2?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这两条都是诗中的精髓,如能切实完成,就给学生课后继续领悟创造了条件;其余如全篇的结构艺术、景物描写、叙事手法等,可以三言两语带过或略而不讲。实践证明:读诗主要靠学生自行领悟,教师讲得过多,学生抓不住主
13、要的内容或一时消化不了,未必有益。在诵读方面,要求能顺畅地诵读全诗并当堂背诵第二段。必须指出,诵读不单纯是为了记诵,更重要的是,要把它作为一种鉴赏手段来运用。如果第二段能当堂成诵,课后自然有兴趣练习背诵全诗。事实上,过去的学生背诵全诗都是依靠课后练习。只要在课上确实对这首诗产生了兴趣,就不会把这种练习看成负担。下面谈几点设想供老师们参考。1?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认真阅读诗前小序,并跟诗对照,把彼此对应的局部找出来,例如序文中第二句(“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跟诗的第一段对应;第六句(“予出官二年有迁谪意)跟诗的第四段对应。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故事的梗概。这对整体感知这首诗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切实完成。
14、2?一上课就指定六位同学依次朗读序文和全诗,每人读一段,并正音;然后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全诗(如此范读有替代讲解、创造课堂良好气氛、帮助学生记诵等作用)。至此,整体感知已根本完成,往下再就诗中的音乐描写继续深入鉴赏。3?鉴赏诗的结构和主旨,可以用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为主线画一个示意图,尽可能简明一些,可以边问边讲边画。下面的示意图供参考。第一次(暗写):诗人送客闻琴“醉不成欢惨将别(暗示沦落)“主人忘归客不发(侧面衬托琴技)第二次(明写):彼此相见,琵琶女奏?霓裳?六幺?(详写)琵琶女自叙身世诗人述“迂谪意”同是天涯沦落人(点明主旨)第三次(明写)“感我此言“却坐促弦(略写)(照应)“江州司马青
15、衫湿(侧面衬托)图中括号里的字词都可以用提问方式启发学生自己说出。诗的末段如何照应“同是天涯沦落人这个主旨句,要作具体分析(这里有动人的内容);最后归结到沦落的原因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4?鉴赏诗中的音乐描写应与诵读相结合。提问可据练习第一大题中2、3小题略作补充,重点是“鉴赏要点中所说的三个乐段,这是音乐本身的内容,没有很高的音乐鉴赏力是写不出来的;也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读这段文字后的体会。在水平较高的班里,可以用李贺的?李凭箜篌弓I?来比较这首诗主要是侧面描写,写乐曲的艺术效果,但只能提一下,要让学生课外去读。有关资料一写作背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五年后,宪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下面是有关白居易的一那么资料。白乐天去世,大中(唐宣宗年号)皇帝以诗吊之曰:“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摭言?卷十五)二补充注释1?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一:“古诗或名曰乐府,谓诗之可歌也。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