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六下科学1-2《认识工程》练习题(含答案).docx
《新教科版六下科学1-2《认识工程》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六下科学1-2《认识工程》练习题(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第2课认识工程应)0水平一、填空题。1.港珠澳大桥飞跨伶仃洋,是集、为一体的世界最的跨海大桥。2许多发明创造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例如“”体育场。3.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限制条件包括、可用、环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坏能力等。二、判断题。()1.建造港珠澳大桥时,针对桥面高度必须超过80米,桥塔高度超过200米,而香港机场不允许有超过88米的建筑物出现的问题,工程师们的解决办法是用圆钢筒围岛。( )2.在工程遇到限制和挑战时,可以先直接进行建造,然后在建造过程中解决问题。( )3.建造住宅和建设港珠澳大桥是两个独立的建造过程,两者没有共同的特点。( )4.工程建设需
2、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依靠技术的支撑来完成,因此工程的关键是技术。( )5.工程建设中常有设计、建模、测试、改进、再建模、再测试、再完善的循环过程,这说明工程建设从明确问题到实施建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三、选择题。1.港珠澳大桥的桥梁和隧道需要用岛屿连接,但这片海域上没有任何可用的岛屿,面对如此限制,最后的解决办法是()A.索塔吊装 B.修建人工岛C.用圆钢筒围岛2.2021年7月4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行了中国空间站首次出舱活动,中国室间站的名称是()A.天眼B.天问C.天宫3.塑料产品的使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研制出了像废纸一样可回收
3、利用的新型塑料,这种新型塑料的诞生,为塑料产品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材料。根据这个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技术与设计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B.设计不需要技术的参与c.好的设计必然产生出好的技术初显四、梳理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明确一个要解决的在限制条件下进行 卜.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胜,任:水平五、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天眼”的文段,回答问题。由于建造地址是一块洼地,其地形、边界复杂,周围环境高度落差大,支承柱高度就得在3米至50米不等,导致“天眼”的组成部分-圈梁、索网和基础受力复杂,并且圈梁温度作用明显。“天眼”设计对精度要求极为苛刻,如何克服地形
4、和温差的不利条件就成了设计中的一个大难题。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项目团队不停地想对策改方案,最后提出将柱子与圈梁隔开,通过一个径向可移动的支座进行滑动释放,就是用一种可移动的支座连接柱子和圈梁,而不是简单地焊死,圈梁、索网受力和变形均匀,有利于望远镜调整角度。1 填写建造“中国天眼”过程中遇到的限制和挑战,及其解决办法。限制和挑战解决办法2假如你是参与其中的一名小小的工程师,请简单想一想“中国天眼”的建造可能还会遇到哪些限制?参考答案案一、填空题1 .乔、岛、隧、长2.鸟巢3.时间 费用 材料二、判断题2 .X 2.X 3. X 4. V 5. V三、选择题LB 2.C3.A四、问题设计测试五、
5、限制和挑战解决办法也形、边界复杂,周围环境高度客差大,交豕柱高度就 用一种可移动的攵座连擦柱得在3米至50米不等,导爰“大眼”的组良部分圉 子和凰梁,有利于望远镜调梁、索网和泉础受力复杂,并且圉梁遑度作用明显 整为度3 .建造的时间、人力成本,使用的材料经费,特殊的建筑材料,(比如材料要适于建造极大的面积),环境上还要克服贵州山区的天气灾害等。(言之有理即可)2.1校园生物大搜索常考题型判断题1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保护我们的地球。(V )2 .生态环境由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共同组成。(V )3 .病毒对生物只有害处,没有益处。(X )解析:利用灭活的病毒研制疫苗可以预防疾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工程 新教 科版六下 科学 认识 工程 练习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