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易发生的质量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全].docx
《隧道施工易发生的质量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施工易发生的质量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全].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隧道施工易发生的质量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一、洞口及洞门1边仰坡防护施做不及时,造成坍滑、落石。处理:洞口工程施工前,首先做好洞口范围内地表防排水工作,填平洼地和积水坑,防止地面水渗透;及时施做洞口工程系统截水沟、排水沟,尽可能与洞口路基排水系统形成整体。宜在雨季前及边、仰坡开挖前完成;隧道边、仰坡土石方开挖作业尽可能采用非爆破或弱爆破方法自上而下分部进行,减少对洞口围岩的扰动;开挖后对边、仰坡及时进行防护;隧道门端墙处土石方开挖施工完成后及时施作洞门端墙及挡护工程;洞门施作尽量避开雨季进行,尽早施作洞门和洞口段衬砌,保证洞门边坡稳定;施工期间,保持对边仰坡及洞顶山坡体进行监测和观察,及时掌握洞口
2、的安全状况,以便迅速采取有效的安全对策。2、不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或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处理:不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采取加固或换填处理措施,确保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3、不按设计方案进洞,随意变更洞口位置。处理:发现后应当立即进行制止,必要时下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责令按设计方案进洞;对随意变更洞口位置的,应及时向上级领导部门反映,并要求施工方及时联系设计部门,协商处理方案,必要时采用变更形式进行更改洞口位置。二、开挖4、随意改变开挖方法,不按设计及施组施工。处理:开挖方法是经审核批复的,不得随意改变,发现施工方私自改变开挖方法后应立即制止,要求
3、严格按设计的开挖方法施工,认为有必要改变开挖方法的,可以采取变更设计形式进行开挖方法的改变,未进行变更批复的,仍应按原设计施工。5、不做钻爆设计,不按爆破设计施工,爆破效果差,甚至坍塌。处理:施工前应要求施工单位做钻爆设计,监理进行审查后方可进行爆破作业,施工中应严格执行钻爆设计要求,爆破人员需持证上岗,并严格控制钻孔数量、间距、深度及装药量,未做爆破设计的,不得进行爆破作业。6、欠挖不处理;超挖不按标准要求回填,留有空洞或回填杂物。处理:现场拱脚以上一米范围不得出现欠挖,欠挖后应及时采取凿岩机凿除欠挖部分,欠挖过大时应采取弱爆破清除,超挖部分应采用同级混凝土进行回填,不得留有空洞或回填杂物,
4、已回填杂物的应返工处理,已出现空洞的应采用注浆或灌喷混凝土进行处理,监理人员进行全过程旁站监控,并留置相应的影像资料,达标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施工。7、开挖断面测量不及时、不准确,导致位置偏移或超欠挖。处理:发现位置偏移或者出现超欠挖,应立即停止掌子面掘进施工,及时进行处理,确保中心位置不偏移,及时处理欠挖部位,否则易导致欠挖部位越来越长,增加处理难度,影响工程进度,并加强测量人员的责任心教育,加强业务培训,确保测量及时数据准确。8、围岩较差地段、循环开挖进尺长度过大。处理:现场应要求施工方及时进行支护封闭,减少围岩裸露时间,并要求严格控制开挖进尺,确保符合设计、验标及有关文件要求,及时对围岩较
5、差地段进行加固处理,确保施工安全。三.支护9、开挖后不及时进行支护。处理:开挖后不及时进行支护易导致围岩裸露时间较长,应力释放产生变形引起坍塌,存在安全隐患,应要求施工方及时初喷并立架封闭围岩,及时进行监控量测工作,确保围岩稳定。10、因地质判断不准确,致使支护措施不到位,导致支护变形开裂。处理:及时采取加固补强措施,如初期支护变形侵限,应进行拱架置换施工,置换拱架前应先加固围岩,待稳定后方可进行置换施工,确保隧道净空尺寸满足设计要求,并在今后施工中及时进行地质预报,仔细分析,保证支护措施符合设计要求。11、不良地质段辅助施工措施不到位、不及时,不按照设计对掌子面喷射混凝土封闭、不施做临时仰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 施工 发生 质量 安全问题 处理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