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桩专项施工方案[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旋挖桩专项施工方案[全].docx(4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旋挖桩专项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简介第二节机械成孔灌注桩概况第三节地勘概况第四节场地施工条件概况第二章编制依据第三章总体施工部署第一节施工现场准备第二节地勘资料准备第三节施工进度计划第四章施工重点、难点分析第一节半坡桩施工第二节旋挖成孔过程塌孔第三节孔桩内有水混凝土浇筑第五章旋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第一节旋挖钻孔灌注桩干法施工工艺流程第二节旋挖钻孔灌注桩干法施工方法第三节成孔检查验收第四节钢筋笼的制作和安装第五节混凝土浇筑第六章施工重点、难点的应对措施第一节半坡桩施工措施第二节旋挖成孔过程塌孔应对措施第三节孔桩内有水混凝土浇筑应对措施第七章质量保证措施第一节质量保证体系第二节质量保证
2、措施第三节质量保证组织措施第八章安全保护措施第九章文明施工管理措施第十章事故应急救援措施附件一:施工进度计划附件二:土方边坡预留图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简介工程名称及参建单位:工程名称:广阳湾*通江人(一期)项目建设地点:重庆市建设单位:重庆经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重庆联管理有限公司勘察单位:重庆市设计公司EPC联合体单位:中国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有限公司、重庆(集团)有限公司本工程位于通江新城B标准分区B2-43-1-01地块,东北侧为秉文路,东南侧为通江大道,西北侧为通江中学,西南侧临奥园越时代,总用地面积为103.7亩,总建筑面积约203281.5m其中地上建筑约141291.6m地下建
3、筑约61989.88f,具体包括:住宅、公寓、车库、商业及其他配套用房等。第二节机械成孔灌注桩概况本工程机成孔桩径分别为800mm2200mm等,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桩身配筋、入岩深度等信息详见下表:第三节地勘概况3.1 地形地貌拟建项目位于南岸区通江大道西北侧,新天泽国际总部城斜对面。根据钻孔揭露情况:拟建场地原始地貌为构造剥蚀浅丘地貌,现状场地西侧为在建通江中学项目部,拟建场地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态势,坡度3-15。场地现状标高221-266m,相对高差45m,场地内多为素填土,堆积时间大于3个月,现状边坡高度最大为12mo3.2 气象、水文(1)气象勘察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具
4、冬暖春早,雨量充沛,夜雨多,空气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偏少等特点。多年平均气温为17.818.6。(:,气温的垂直分带性明显。最热月份为每年的8月,月平均气温为28.028.8;最冷月出现在1月,平均气温气温为7.27.9oCo日极端最高气温43.(TC;日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81%,绝对湿度17.118.2毫巴。该区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085.11141.8mm,年最大降雨量1544.8mm,年最小降雨量740.1mm。降水的季节性特征明显,多集中在每年59月,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5%,且多以大暴雨形式在68月降落,日降水量普遍大于50mm,多年平均日最大降水量约90mmo
5、(2)水文经现场踏勘,勘察区周围无大型地表水体。场地内地下水主要接受降水补给,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场地南侧相对较低,周围地表水汇集于此,受季节性影响较大,高温干旱天气汇集的地表水较少,多雨季节汇集的地表水较多。勘察期间,降雨后地表水整体往南侧汇集,经土层渗出场地外,降雨后可见渗水点处积水深约0.3m。3.3 地质构造拟建场地位于大盛场向斜北西翼(详见构造纲要图),岩层呈单斜产出,产状为121224。左右,属单斜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次勘察,场地中等风化岩体发育两组构造裂隙,裂隙产状:284272。,间距0.815m条延伸长0.53.0m,少量裂隙张开度0.52mm,多数呈闭合状,均无充填
6、,见水蚀痕迹;裂隙产状:0270。,间距1.02.5m条,延伸长1.5-3.5mz少量裂隙张开度0.5Imm,多数呈闭合状,均无充填。场地岩体内构造裂隙较发育,裂隙面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岩层面结合程度很差,为软弱结构面。拟建场地地质构造简单。3.4 地层岩性拟建场地自上而下分别由覆盖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的人工填土层(Q4m1)和残坡积土层(Q4e1+d1),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砂岩。现将岩土特征简述如下:3.4.1 第四系全新统(Q4)土层素填土(Q4m1):主要由砂岩、泥岩块、碎石及粉质粘土构成,碎石骨粒棱角状,粒径5-70cm,松散-稍密,均匀性差,稍湿,回填时间
7、大于3个月,回填方式为机械抛填,为周边道路及房屋修建抛填形成。钻探揭露厚度03m(CK23)-28.5m(CK45),层底高程206.85m(CK150)-266.19m(CK1O)o粉质粘(Q4d1+e1):红褐色,多为可塑状,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主要分布在场地北侧。钻探揭露厚度0.3m(CK52)-5.6m(CK55),层底高程213.36m(ZK020)-260.25m(ZKOO1)。根据现场调查显示,由于场地南侧较低洼,场地内填土较厚,在汇集的地表水长期浸泡作用下场地南侧发育有层厚1o-15m的软土,勘察期间为夏、秋季,天气极度干燥,区域内分布的软土为可塑状
8、。具体分布见平面图所示软土分布区域。3.4.2 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MS):紫红色、紫灰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局部砂质含量较高,含砂岩团块、条带。分布于整个场地,为场地主要岩性。钻孔揭露厚度1.8m(CK16)-33.9m(CK1O)o砂岩(Ss):灰色、灰白色、黄色,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次为云母及暗色矿物,中粒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钙质胶结。强风化岩体发育风化裂隙,岩芯呈碎块、短柱状;中等风化带岩芯呈柱状、长柱状岩质较硬。主要分布于场地东侧。钻孔揭露厚度16m(ZKO11)-36.5m(CK05)o3.4.3 风化带特征及基岩面起伏情况场地被第
9、四系土层覆盖,场地基岩中风化带顶界高程为205.65(CK50)-261.02(ZK029)mo基岩面起伏较大,相邻钻孔间基岩面坡角一般为5-33oo基岩强风化带:风化裂隙较发育,岩质较软,手易折断岩芯,岩芯多呈碎块状。根据钻探成果,厚度为0.5m-5.4m0强风化界线与土岩界面产状基本一致,基岩面与上覆土层呈不整合接触。各岩土层标高详见附表1:勘探点数据一览表。3.5 水文地质条件3.5.1 地表水体与本场地地下水的关系经现场调查,拟建场地附近的无大型地表水体。场地内主要地表水体为南侧低洼处零星分布的小水坑,除此之外无其他较大地表水体。地表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经地表水沟或土体内部向场地南
10、侧低洼区汇集。3.5.2 地下水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结合本次勘察情况,本场地地下水主要为松岩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场地及周边均已进行平场,原有的地表水径流通道被阻断,形成相对封闭的地下水储水单元。场区被第四系土层覆盖,其中素填土结构主要呈松散状,属透水层,粉质粘土和下伏泥岩为相对隔水层,在极端强降雨的情况下,场地原始沟谷地可能形成封闭的储水区。下伏砂岩为弱透水层,岩体裂隙发育一般,岩体较完整,有利于地下水的赋存而形成统一连续的地下水位。该类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经松散土体下渗,沿相对隔水面向低处径流,由于拟建场地周围大范围回填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地下水位。由于该类地下水
11、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受季节性影响大,汛期暴雨期间可以短时间升高,枯季水位相对较低。场地地形整体北高南底,西高东底,产状121224。,因此东南侧是场地易于汇集地表水的区域基岩裂隙水:通过上覆土体垂直入渗补给为主,赋存在岩体孔隙及裂隙中,并在孔隙和裂隙中径流、向低洼处排泄。场区内松散土体孔隙水主要依靠大气降水的补给,降水后在场地低洼处的第四系土层底部赋集形成孔隙水,类型为上层滞水,水量和水位随季节差异较大。场区内下伏基岩主要为泥岩、砂岩,泥岩含水能力和透水能力差,是相对隔水层,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砂岩岩体裂隙内,场地裂隙发育一般,故地下水存储条件较差。地下水位:勘察期间在终孔后抽干孔内施工用水
12、24小时后东南部低洼处部分钻孔观测到稳定地下水位,高程多在213.7-222.7m之间,其他地段未见地下水;该类地下水受外界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受季节及降雨影响较大,呈现季节性变化及雨后上升的变化特征;周边雨污水管道破损亦可能导致地下水位的上升;周边排水设施完善以及封闭地面后,该类地下水补给源减少,地下水位又可能下降。勘察期间所有钻孔终孔后,抽干孔内施工用水,待24小时后进行观测,局部地形低洼处以及填土较厚区域的钻孔中观测到稳定地下水位,地下水埋深3.7526.2m,水位高程一般在213.7-222.7m之间。综上所述,场地内地表水、地下水对岩土体影响程度中等,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复杂。根
13、据当地经验并结合周边勘察资料,粉质粘土渗透系数为0.31-0.42md,渗透系数小,为弱透水层。素填土渗透系数为10-15md,渗透系数大,为强透水层。泥岩渗透系数0.01-005md,渗透系数小,为弱透水层;砂岩渗透系数1.07-123md,渗透系数较大,为中等透水层。3.6 不良地质现象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内及邻近未发现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也未见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根据现场调查,勘察期间场地内存在的填土边坡现状稳定。第四节场地施工条件概况场地存在大量挖填,勘察期间尚未完成土石方平场施工,场地内拟建建筑地下室最低设计底板标高(223.30
14、),地下室底板设计可不必考虑抗浮水位问题,但在基坑开挖及孔桩施工过程中,地表水向低洼地带汇聚。根据场地规划设计,该地块四周为规划建设道路。在地下室设计及后期的道路设计过程中,应做好专项的地表水截排水设计以及地下水的排水设计,以避免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在大雨或暴雨情况下,地表水的迅速汇聚造成该地块内的地下室范围形成盆池效应。第二章编制依据1、广阳湾通江人才社区一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设计施工图、技术交底文件;3、现行规范、标准;旋挖成孔灌注桩技术规程(DBJ50-156-20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5、GB502042015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1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o第三章总体施工部署第一节施工现场准备本工程施工场地已基本整平,场地平整高差控制应在20cm以内,场地统一采用20T液压振动压路机进行多次碾压,保证雨天旋挖钻机、汽车泵、吊车等设备在作业施工时不会压陷。进场道路设置于北侧的秉文路,设置有洗车槽及冲洗、排水设施。施工场地已进行全封闭。临时施工用水、用电满足现场施工需要。此项目为坡地建筑,存在多个台阶,在B5#、B6#、B7#、B8#、BIO#、B11#楼以及相应车库存在高低跨,高差为44.5m0按设计平场图1:1.5放坡开挖,形成大量的半坡桩。因旋挖机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