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文化高度:与日月同辉.docx
《屈原的文化高度:与日月同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屈原的文化高度:与日月同辉.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屈原的文化高度:与日月同辉屈原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又是思想文化的巨人,他是中华民族精神最集中的体现者、塑造者、导引者,他的伟大形象和高尚品格、他的精神和气质,尤其是他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几千年来,感动、激励着历代中国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民族品格的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化史上,被称作与日月同辉者,首推孔子与屈原。论语子张载子贡说:“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朱熹论语集注解释说:“日月,喻其至高。”说孔子之贤,如日月光辉,至高至亮,无人超越。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
2、光,可也。”称颂屈原志洁行廉的精神和品格如日月一样放射着至高而无限的光芒。史记孔子世家太史公曰:“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祇回留之,不能去。”史记屈原列传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史记的“太史公曰据信有120余篇,大多秉笔直评、画龙点睛,彰显客观公正的史学观。唯有对孔子和屈原则是带着浓烈的个人感情,以读其著、寻其迹、“想见其为人”的基本相同笔调,发出了触动人们心灵的赞叹。司马迁以伟大史学家纵览古今的高远眼光,盛赞屈原与孔子一样“与日月争光”,是对屈原历史影响的至高文化定位。汉代以后,屈原的地位虽然可
3、能难与孔子比肩,但屈原的“与日月同辉”仍是后人的共识。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说:“屈平联藻于日月,宋玉交彩于风云。”反映了六朝时期人们对屈原的尊崇。唐代的李白江上吟说:“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则以屈原与楚王对比的手法,彪炳屈原的伟大与永恒。南宋时期,朱熹楚辞集注序称:“原之作,其志之切而词之哀,读者其深味之,真可谓恸哭而流涕也。”楚辞后语又说:“屈子之心,其为忠清洁白,固无待于辩论而自显,乃千载而一人哉。”盛赞屈原的忠魂义魄。站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看,屈原和孔子一样,是中国历史上鲜有其比的精神导师,他们以不同的途径与方式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做出了他人难以企及的贡献。孔子创
4、始儒学,继往开来,以其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体系为中华民族确立精神方向、道德标准和核心价值观。屈原,则是通过震古烁今的伟大诗篇,展示个人品格修为、精神意志和生命指向,为历代中国人树立了典范与榜样。没有孔子,中国人传统的“三观”就不是现在这个面貌;没有屈原,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就缺乏一个昭示日月的坐标。屈原对中华民族精神建构的最大贡献,还是他伟大爱国者的形象屹立于民族精神之巅而影响了千秋万代。他的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在他的几乎所有作品里,也展示在我们所见他的所有修为中。他对祖国的热爱赋予他对楚国山水草木、世俗民情以炽热的爱恋之情;他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与对祖国的热爱是高度一致的;他的命运乃至喜怒哀乐与国家兴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屈原 文化 高度 日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