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完整版).docx(6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完整版)摘要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趋势。2023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2和第5位其中新发病例55.5万例,死亡病例28.6万例。中国已成为全球结直肠癌每年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最多的国家,结直肠癌严重影响和威胁我国居民身体健康。2010年,国家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组织结直肠癌领域专家撰写并颁布了结直肠癌临床诊疗规范(2010年版)(简称规范规范的发布对我国结直肠癌诊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近些年,随着对该规范应用的普及和理解的深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
2、委员会于2015年、2017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3年、2023年先后组织专家对规范进行了4次修订,内容涉及结直肠癌的影像学检查、病理学评估,外科治疗、内科治疗和放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手段等方面。2023年版规范既参考了国际指南的更新内容,更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临床实践,同时囊括了近些年来我国结直肠领域的重要进展和循证医学证据。2023年版规范将会进一步推动我国结直肠癌整体诊疗水平的进步,改善患者的生存和预后,造福结直肠癌患者及其家庭。1概述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2023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2位和第5位,新发病例
3、55.5万例,死亡病例28.6万例;城市远高于农村,且结肠癌发病率上升明显,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筛查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我国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广州等地开展的全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结果证实了筛查的效益。目前推荐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法主要是危险度评估和大便潜血检查,阳性者再进行结肠镜检查。大便DNA检测可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大便初筛的效益。国外经验显示,在医疗资源较发达的地区,每35年实施一次结肠镜检查也可取得较好的筛查效果。结直肠癌诊疗过程可能涉及手术、化疗、放疗、影像学评估、病理学评估、内镜等诊疗手段。研究结果显示,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可提高结直肠癌诊疗水平。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结直肠
4、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结直肠癌诊疗水平,改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中使用AJCC第8版结直肠癌分期系统(附录及附表1为加强本规范的实用性,特绘制相关诊疗流程图(附图12,3,4,5,6,7,8,9,10,11,1212诊断2.1临床表现早期结直肠癌可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下列症状。(1)排便习惯改变。(2)大便性状改变(变细、血便、黏液便等(3)腹痛或腹部不适。(4)腹部肿块。(5)肠梗阻相关症状。(6)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晚期可以出现腰能部疼痛、黄疸、腹水等。2.2疾病史和家族史(1)结直肠癌发病可能与以下疾病相关:溃
5、疡性结肠炎、结直肠息肉、结直肠腺瘤、克罗恩病、血吸虫病等,应详细询问患者相关病史。(2)遗传性结直肠癌约占全部结直肠癌的6%,应详细询问患者相关家族史,包括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2.3体格检查(1)一般状况评价、营养状况评价、全身浅表淋巴结特别是腹股沟及锁骨上淋巴结的情况。(2)腹部视诊和触诊,检查有无腹部隆起、肠型、肠蠕动波,腹部是否可触及肿块;腹部叩诊及听诊,了解有无移动性浊音及肠鸣音异常。(3)直肠指检:对疑似结直肠癌者必须常规行直肠指检。患者一般采取膝胸位或左侧屈膝位,详细记录直肠肿瘤大小、形状、质地、占肠壁周径的方位和范围、基底部活动度、下缘距肛缘及齿状线的
6、距离、向肠外浸润情况、与周围器官的关系、有无盆底种植等。同时观察指套有无血染。(4)三合诊:女性直肠癌患者,如怀疑肿瘤侵及阴道壁,推荐行三合诊,了解肿块与阴道后壁的关系。2.4 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了解有无贫血。(2)尿常规:观察有无红细胞、白细胞及细菌并计数,结合泌尿系影像学检查了解肿瘤是否侵及泌尿系统。(3)大便常规:注意有无红细胞、白细胞。(4)大便隐血试验:对消化道少量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5)血生化、电解质及肝肾功能。(6)结直肠癌患者在诊断时、治疗前、评价疗效和随访时,必须检测外周血癌胚抗原、CA19-9;有肝转移患者建议检测甲胎蛋白;疑有腹膜、卵巢转移患者建议检测CA125
7、o2.5 内镜检查疑似结直肠癌患者均推荐行全结肠镜检查,但以下情况除外。(1)一般状况不佳,难以耐受。(2)急性腹膜炎、肠穿孔、腹腔内广泛粘连。(3)肛周或严重肠道感染。内镜检查报告必须包括:进镜深度,肿物大小、距肛缘距离、形态、局部浸润的范围及有无肠腔狭窄,对可疑病变必须行活检。由于结肠肠管在检查时可能出现皱缩,因此内镜下所见肿物下缘距肛缘的距离可能存在误差,建议结合CT、MR1或钢剂灌肠明确病灶部位。2.6 影像学检查2.6.1 常用检查方法(1)CTo如患者情况允许,推荐于检查前清洁结肠后,患者饮用2.5%甘露醇水溶液2OOOm1充盈肠道;不常规推荐注射东葭若碱或山苴若碱抑制肠道蠕动;推
8、荐包含轴位、矢状位、冠状位及多角度重建。推荐CT增强扫描判断结肠癌CTNM分期,以及直肠癌非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推荐胸部CT平扫判断结直肠癌肺转移;推荐CT增强扫描在随访中判断结直肠癌局部复发、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推荐CT增强扫描评价结肠癌原发灶及结直肠癌转移灶新辅助治疗或转化治疗效果。存在MRI检查禁忌证的患者,推荐CT增强扫描判断直肠癌CTNM分期,但CT判断壁外血管浸润、潜在环周切缘及低位直肠周围肛管复合体价值有限。推荐CT增强扫描判断内镜所示黏膜下肠壁内或外在压迫性病变性质;推荐CT增强扫描鉴别诊断与结直肠癌相似的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如淋巴瘤、胃肠间质瘤、转移瘤及炎性假瘤等。(2
9、)MRIo盆腔MRI检查前建议排空肠道,不常规推荐过度充盈直肠,不常规推荐注射东苴若碱或山苴若碱抑制肠道蠕动。推荐成像方案包括:非脂肪抑制、高分辨率T2WI,包括矢状位、垂直于肿瘤轴和平行于肿瘤轴的斜位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轴位成像;可增加矢状位、冠状位及轴位增强扫描成像。推荐盆腔MRI判断直肠癌手术前、新辅助治疗或转化治疗前CTNM分期、侧方淋巴结转移、壁外血管浸润和潜在环周切缘状况;推荐盆腔MR1评价新辅助治疗或转化治疗效果;推荐盆腔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判断CT不能确诊的直肠癌局部复发。CT增强扫描不能确定诊断时,或新辅助治疗、转化治疗后肝脏转移瘤于CT增强扫描不可见时,推荐上腹MRI平扫及增
10、强扫描,必要时行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如铝塞酸二钠增强MRIoCT增强扫描不能确诊与直肠癌相似的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推荐MR1平扫及增强扫描进一步诊断。(3)超声影像学检查:首先推荐直肠内超声判断T2期及以下直肠癌肿瘤分期,仍推荐CT和MRI诊断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新辅助治疗或转化治疗后,肝脏转移瘤于CT或MR1增强扫描中未见显示,推荐术前或术中行超声造影检查协助诊断转移瘤。(4)PET-CT:推荐作为结直肠癌临床分期及评价治疗效果的备选方法,有助于发现或确定其他影像学方法漏诊或疑诊的远处转移。(5)X线检查:气钢双重X线造影不再推荐作为结直肠癌常规检查方法。2.6.2特殊类型患者MR1检查策略(
11、1)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后:新辅助化疗后,直肠癌的变化最先体现在肿瘤细胞密度减低而非肿瘤体积缩小。因此,应优先选择弥散加权成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弥散加权成像等功能成像。此外,增强序列能有效鉴别直肠癌放化疗后肿瘤组织的炎性反应、纤维化及囊变坏死,可以清晰显示肿瘤实性成分范围。(2)其他肿瘤样病变: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推荐使用弥散加权成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弥散加权成像,更准确地反映肿瘤细胞密度与微循环灌注情况;结直肠黏液腺癌推荐使用T2WI脂肪抑制序列及增强序列,能有效显示瘤体内黏液湖;肛管癌推荐使用小视野高分辨斜横轴位T2WIz能高清显示肛管癌的浸润深度及肛管癌与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关系。弥散加权成像
12、、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常规T2WI能在早期有效评估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更准确地识别完全缓解。1.1.3 随访时的影像学检查推荐术后定期影像学检查在癌症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建议在切除后的前5年每年进行胸部、腹部和盆腔CT扫描。对于直肠癌术后患者,有条件者优先选择直肠MRI随访。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率约40%,且大多数在3年内发生。盆腔局部复发性结直肠癌又可分为吻合口或会阴部复发型、前部复发型、后部复发型及侧方复发型,通过盆腔CT和MRI确定复发分型有助于评估盆腔结构受侵情况、评估再次手术的可行性及指导手术方式。对于某些临床、结肠镜和(或)实验室检查怀疑疾病复发但既往影像学检查结果不
13、明确或正常的患者,可能需要PET-CT和(或)MRI检查。1.1.4 超低位直肠癌的MR1及诊断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2cm或距肛缘5cm的直肠癌为超低位直肠癌。MRI应选择与肛管平行的高分辨率T2WI斜冠状位成像,以评估肿瘤与括约肌复合体的关系。MR1适合评估远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平面安全性。肛门直肠环上方使用的T14肿瘤分期系统不适用于超低位直肠癌,应基于肿瘤的径向范围和括约肌间平面的安全性评估来指导手术。MERCURY研究中的4级分期系统和肛管浸润深度均被用于超低位直肠癌的分期诊断,但目前尚无共识。多数影像科与外科医师建议重视清晰描述肿瘤与内括约肌、括约肌间隙和外括约肌之间的关系。M分期和壁
14、外血管浸润的诊断参考中上段直肠癌。1.1.5 影像学检查结构式报告2.7 组织病理学检查活检病理学报告是结直肠癌的治疗依据。活检诊断为浸润性癌的病例进行规范性结直肠癌治疗。活检病理学检查应尽量明确有无黏膜下层浸润,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黏膜内癌的病例,建议综合其他临床信息包括内镜或影像学检查评估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是否可疑淋巴结转移等,经多学科讨论确定治疗方案。低位直肠肿瘤可能涉及临床治疗时,建议病理科医师在报告中备注说明活检组织是否达到癌变程度。推荐对临床确诊为复发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进行KRAS、NRAS基因突变检测,以指导肿瘤靶向治疗。建议早期结直肠癌患者通过KRAS、NRASsBRAF
15、基因突变检测来评估预后和复发风险。对所有新诊断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错配修复蛋白表达或微卫星不稳定检测,用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筛查、预后分层及指导免疫治疗等。M1H1缺失的错配修复蛋白缺陷型肿瘤应行BRAF突变分子和(或)M1H1甲基化检测,以评估发生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的风险。有条件的医疗中心可结合临床需求开展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和神经营养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等指标的检测。2.8 开腹或腹腔镜探查术以下情况,建议行开腹或腹腔镜探查术。(1)经过各种诊断手段尚不能明确诊断且高度怀疑结直肠肿瘤。(2)出现肠梗阻,保守治疗无效。(3)可疑出现肠穿孔。(4)保守治疗无效的下消化道大出血。2.9结直肠癌的诊断步骤结直肠癌诊断步骤见附图1。诊断结束后推荐行CTNM分期(附录及附表13标本取材与病理学评估3.1 标本固定标准(1)固定液:推荐使用10%中性缓冲甲醛水溶液,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固定液。(2)固定液量:必须大于或等于所固定标本体积的5倍。(3)固定温度:正常室温。(4)固定时间:标本应尽快沿肿瘤对面剖开并充分展开固定,避免标本褶皱扭曲变形影响取材,离体到开始固定的时间不宜超过30mino手术标本必须规范化剖开固定,建议由病理科医师进行。内镜下切除标本或活检标本:推荐648h;手术标本:1248ho3.2 取材要求3.2.1 活检标本(1)核对临床送检标本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