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组态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docx
《《网络组态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组态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网络组态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NetworkConfigurationandApp1ication)总学时数:32其中:实验学时:0课外学时:0学分:2适用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网络组态技术与应用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任选专业特色课程。本课程学习内容是工业控制网络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工业自动化工程项目中数据采集监控系统的软件平台,可对监视的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各种资源进行配置、数据处理和报表输出、产生报警和提供几本二次开发等。因此,它是一门以应用为主的工程技术类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介绍组态软件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组态控制技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
2、进行工业控制系统过程可视化的设计,具备有组建工程和对它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的实际操作能力。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大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阐述系统的控制规律为主线,由简入繁、由低及高地循序深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组态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由系统分析开始,经过设计用户菜单、制作动画监控画面、编写控制程序、完善菜单按钮功能、连接设备驱动程序直至全面调试完工的一般工程组建过程。三、课程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概述(2学时)(一)工控组态软件1、工控组态软件简介2、数据采集的方式和脚本的功能3、组态软件的开放性和组态环境
3、的可扩展性4、组态软件的控制功能(-)MCGS组态软件概述1、MCGS通用组态软件的特点2、MCGS组态软件构成3、MCGS组态软件的安装(三)工控组态软件在实际应用中的功能及效果重点:组态软件的特点、基本结构、运行环境和设计思想。难点:组态控制技术的设计思想和实时多任务高可靠性的性能指标。第二章实时数据库(4学时)(一)创建实时数据库1、数据对象的分类2、数据对象的建立3、数据对象的调用(二)数据对象存盘属性设置1、数据对象存盘属性2、数据对象的存盘3、数据对象存盘函数的调用4、数据对象属性设置实例(三)数据对象报警属性设置1、数据对象报警属性2、数据对象报警值修改3、数据对象报警值应答(四
4、)数据对象的浏览、查询和修改1、数据对象的浏览2、数据对象的查询3、数据对象的替换重点:实时数据库的架构,。难点:实时数据库运行系统对实时数据的各种操作。第三章用户窗口组态(6学时)(一)用户窗口1、用户窗口的分类、属性与方法2、标准用户窗口的属性设置3、子窗口和模态窗口4、用户窗口设计举例(二)创建图形对象1、图形构件的建立2、标签构件的属性及其动画连接形式3、自由表格和历史表格的使用方法4、报警显示构件的使用5、实时曲线和历史曲线的使用方法6、其他图形构件简介()多个图形对象的排列方法1、多个图形对象的组合、分解、对齐和旋转方法2、多个图形对象的叠加用法3、图形构件的锁定、固化和激活方法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网络组态技术与应用 网络 组态 技术 应用 课程 教学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