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肝衰竭诊治指南.docx
《2023肝衰竭诊治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肝衰竭诊治指南.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肝衰竭诊治指南肝衰竭诊治指南(简称指南)旨在使医生对肝衰竭的诊疗有进一步了解,并做出较为合理的决策,并非强制性标准。鉴于肝衰竭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本指南不可能包括或解决肝衰竭诊治中的所有问题。因此,在针对具体病情,临床医生应参照本指南,并充分了解肝衰竭的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的医疗资源,在全面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制订合理的诊治方案。随着对肝衰竭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研究的逐渐深入,本指南将根据最新的临床医学证据不断更新和完善。表1推荐意见的证据分级及定义证据等级a定义1随机对照试验-1非随机对照试验U-2分组或病例对照分析研究U-3多时间序列,明显非对照实验IU
2、专家、权威的意见和经验,流行病学描述注数字越小,证据等级越高1肝衰竭的定义和病因1.1定义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合成、解毒、代谢和生物转化功能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2病因在我国引起肝衰竭的主要病因是肝炎病毒(尤其是HBV),其次是药物及肝毒性物质(如酒精、化学制剂等)。儿童肝衰竭还可见于遗传代谢性疾病。肝衰竭的常见病因见表2。表2肝衰竭的常见病因病因常见分类肝炎病毒甲型、乙型、丙型、T型、戊型肝炎病毒(Havjibvjicvjidv、hev)其他病毒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肠道
3、病毒、疱疹病毒、黄热病毒等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部分中草药、抗风湿病药物、抗代谢药物等肝毒性物质细菌及寄生虫等肝脏其他疾病酒精、毒蕈、有毒的化学物质等严重或持续感染(如脓毒症、血吸虫病等)肝脏肿瘤、肝脏手术、妊娠急性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移植术后等胆道疾病代谢异常循环衰竭其他原因不明先天性胆道闭锁、胆汁淤积性肝病等肝豆状核变性、遗传性糖代谢障碍等缺血缺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创伤、热射病等注:无相关数据2肝衰竭的分类和诊断2.1分类基于病史、起病特点及病情进展速度,肝衰竭可分为四类:急性肝衰竭(A1F)、亚急性肝衰竭(SA1F)、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1F或S
4、AC1F)和慢性肝衰竭(C1F)(表3)。2.2 组织病理学表现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肝衰竭诊断、分类及预后判定上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肝衰竭患者的凝血功能严重降低,实施肝穿刺具有较高的风险,在临床工作中应特别注意。肝衰竭发生时(慢性肝衰竭除外),肝脏组织学可观察到广泛的肝细胞坏死,坏死的部位和范围因病因和病程的不同而不同。按照坏死的范围程度,可分为大块坏死(坏死范围超过肝实质的2/3)亚大块坏殂约占肝实质的1/22/3),融合性坏死(相邻成片的肝细胞坏死)及桥接坏死(较广泛的融合性坏死并破坏肝实质结构)。在不同病程肝衰竭肝组织中,可观察到一次性或多次性的新旧不一肝细胞坏死病变。2.2.1 急性肝衰竭
5、肝细胞呈一次性坏死,可呈大块或亚大块坏死,或桥接坏死,伴存活肝细胞严重变性,肝窦网状支架塌陷或部分塌陷。2.2.2 亚急性肝衰竭肝组织呈新旧不等的亚大块坏死或桥接坏死;较陈旧的坏死区网状纤维塌陷,或有胶原纤维沉积;残留肝细胞有程度不等的再生,并可见细、小胆管增生和胆汁淤积。2.2.3 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在慢性肝病病理损害的基础上,发生新的程度不等的肝细胞坏死性病变。2.2.4 慢性肝衰竭弥漫性肝脏纤维化以及异常增生结节形成,可伴有分布不均的肝细胞坏死。2.3 临床诊断肝衰竭的临床诊断需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而确定。2.3.1 急性肝衰竭急性起病,2周内出现度及以上肝性脑
6、病(按IV级分类法划分)并有以下表现者:(1)极度乏力,并伴有明显厌食、腹胀、恶心、呕吐等严重消化道症状;(2)短期内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TBiI)1Ox正常值上限(U1N)或每日上升17.1mo11;(3)有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且排除其他原因;(4)肝脏进行性缩小。2.3.2 亚急性肝衰竭起病较急,226周出现以下表现者:(1)极度乏力,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2)黄疸迅速加深,血清TBi110U1N或每日上升17.1mo11;(3)伴或不伴肝性脑病;(4)有出血表现,PTA40%(或INR1.5)并排除其他原因者。2.3.3
7、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由各种诱因引起以急性黄疸加深、凝血功能障碍为肝衰竭表现的综合征,可合并包括肝性脑病、腹水、电解质紊乱、感染、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等并发症,以及肝外器官功能衰竭。患者黄疸迅速加深,血清TBi110U1N或每日上升17.1mo11;有出血表现,PTA40%(或INR1.5)。根据不同慢性肝病基础分为3型,A型:在慢性非肝硬化肝病基础上发生的慢加急性肝衰竭;B型:在代偿期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慢加急性肝衰竭,通常在4周内发生;C型:在失代偿期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慢加急性肝衰竭。2.3.4 慢性肝衰竭在肝硬化基础上,缓慢出现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和失代偿:(1)血清T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衰竭 诊治 指南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