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技术及解读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docx
《2023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技术及解读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技术及解读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技术及解读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摘要淋巴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诊断难度较大。目前淋巴瘤的诊断主要基于细胞形态学(ce11morpho1ogy)、细胞免疫学(ce11u1arimmuno1ogy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和分子生物学(mo1ecu1arbio1ogy)4大类检查。其中,分子检测是诊断淋巴瘤尤其是疑难病例的重要手段。基于肿瘤组织的所有细胞均来源于同一个癌变细胞这一理论基础,我们可以利用细胞克隆性分析来辅助进行淋巴细胞恶性肿瘤的诊断。由于99%B细胞淋巴瘤和94%T细胞淋巴瘤分别伴有免疫球蛋白基因和T细胞受体基因的克隆性重排,因此免疫球蛋白
2、基因或T细胞受体基因克隆性重排的分子检测可作为克隆性分析的方法之一。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技术及解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编写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主要基于临床常用的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淋巴瘤基因重排相关工作原理、方法及手段进行了相关阐述,以进一步指导与规范我国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工作的进行。正文淋巴瘤主要发生在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1)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1)两类,临床表现为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预后差。我国2023年H1新增病例6829例,死亡2807例;NH1新增92834例,死亡54351例。NH1依据细胞类型不同分为T细胞NH1(占10%20%)和B细胞NH1(占80
3、%以上工既往我国的多中心数据研究中指出:H1患者占所有淋巴瘤病例的构成比为8.54%,NH1在所有淋巴瘤病例的构成比为87.69%,B细胞NH1与T/NK细胞淋巴瘤的构成比例约为3:1。淋巴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指出,免疫球蛋白(Ig)/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分别是B、T淋巴细胞的主要特征,可用于协助鉴别淋巴细胞增殖的单克隆性与多克隆性,以及鉴别无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诊断的淋巴瘤,是对形态学和IHC检查的重要补充。2023年中国淋巴瘤治疗指南也明确指出淋巴瘤中抗原受体基因的克隆性重排对于精确诊断疾病、指导规范治疗必不可少。一、淋巴瘤病理诊断中的ISE检测原理淋巴细胞的Ig和T
4、CR的基因结构是由可变区(V)、连接区(JX多变区(D)及恒定区(C)组成,基因重排在淋巴细胞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淋巴细胞早期发育时,B细胞中的Ig基因和T细胞中的TCR基因发生特定J1质序的重排,形成V-(D)-J片段,使每个淋巴细胞都有独特的重排形式,这保证了正常免疫反应中抗原受体的多样性。但当淋巴瘤发生时,人体就会失去对某个基因重排细胞的控制,该细胞就会出现不可控制性、单克隆性的增生。恶性肿瘤的所有细胞都具有共同的克隆起源,因此淋巴细胞克隆性的评估可以支持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结果。同时有5%10%的淋巴恶曲中瘤病例诊断较为复杂,需要通过Ig和TCR基因克隆性彝林佥测来辅助诊断。
5、1 .基因重排的模式(1)B淋巴细胞中Ig基因由2条相同的重跳IgH)和2条相同的轻链(IgVIg入)构成。重链的V区由V、D、J片段编码,而轻链的V区由V和J片段编码。每个B淋巴细胞可以表达多种类型的重链,但只能表达1种轻链即Ig域Igo在基因重排的过程中,首先是IgH基因中D和J基因片段重排形成D-J基因片段,接下来V基因片段与D-J基因片段重排形成V-D-J基因片段;随后IgK中的V和J基因片段开始重排形成功能性的IgKB;若这一步未构建出功能性的Ig,B细胞则启动下一步程序:IgAS因的V和J基因片段重排,形成Ig入链。(2)在T淋巴细胞中,存在4种TCR蛋白单体分别为(TCRA(TC
6、RB)、(TCRG)和b(TCRD)蛋白,它们可以形成2种亚型的TCR即TCRY济口TCRo每条TCR链也经历了类似Ig的重排方式。TCR的重排过程从TCRD基因中的D-J和V-DJ重排开始,然后是TCRG基因中的V-J重排,其目的是构建合适的TCRY浚体;当无法构建时,T细胞中的TCRB基因将继续进行D-J和V-DJ重排,最后是TCRA(V-J重组)重排,从而构建出TCRa受体。2 .重排检测的体系建立:目前主流的克隆性重排检测方法是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它是利用合适的引物与基因片段结合,通过扩增以及对产物的分析才佥测出Ig/TCR基因的重排状态;其优点是速度快、所需DNA质量低、灵
7、敏度高。当前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技术是基于BI0MED-2体系建立起来的。该体系目前已被临床广泛接受和认可,成为淋巴瘤重排检测的金标准。BIOMED-2体系设计包括VH-JH、DH-JH、IgIgATCR仅TCR丫、TCR6、bd-1-Ig和bd-2-IgH等多组引物,同时利用异源双链分析或基因扫描分析对PCR产物进行分析,检测其是否存在克隆性重排。利用基因扫描法可达到0.5%1.0%克隆淋巴细胞的灵每嬷,快速且简单,比异源双链分析更加灵敏。BI0MED-2体系基本可以覆盖所有B细胞和T细胞克隆性重排状态,对于微小残留病变的检测也适用。二、病理应用与临床意义1 .鉴别增生淋巴细胞的良恶性:基因重
8、排结果呈多克隆性通常提示为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而单克隆性则通常提示为肿瘤性增生。这一特性可以用于辅助鉴别淋巴细胞增生的良恶性,同时也可以用于检测治疗后的微小残留病灶。需要注意的是,检测结果显示单克隆性,并不代表一定是肿瘤,一些良性或病毒感染性病变也可以表现出单克隆性增生,因此,病理诊断需要结合形态和免疫表型综合评判。2 .鉴别肿瘤T/B谱系:对于确诊为淋巴瘤的样本,可以利用淋巴瘤基因重排来明确肿瘤细胞的谱系来源;检测到Ig基因重排通常提示为B细胞淋巴瘤,检测到TCR基因重排则通常提示为T细胞淋巴瘤。但需要注意的是,Ig和TCR基因重排并不是B细胞和T细胞所特有的,部分肿瘤仍有跨谱系重排的发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淋巴瘤 基因 重排 检测 技术 解读 中国 专家 共识 最全版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