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支链氨基酸转移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docx
《2023支链氨基酸转移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支链氨基酸转移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支链氨基酸转移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摘要支链氨基酸转移酶(branchedchainaminotransferase,BCAT)是催化支链氨基酸分解代谢的第一步,参与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缴氨酸的合成和降解。人体BCAT有两种主要亚型,包括细胞质BCAT(BCATI)和线粒体BCAT(BCAT2)。近年来,多数文献报道BCAT在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就BCAT在不同肿瘤中的作用和机制,以及相应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肿瘤的治疗、预后和预防提供新思路。支链氨基酸转移酶(branchedchainaminotransferase,BCAT)是催化三种支链氨基酸(branchedchain
2、aminoacids,BCAA)转化为支链酮酸的酶1。支链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催化支链酮酸的氧化脱竣反应,产生支链酰基辅酶A中间体,随后参与不同的代谢途径1BCAA代谢还伴随着-酮戊二酸(-Ketog1utaricacid,KG)对谷氨酸的可逆胺化。大量研究表明2-4,BCAT在不同类型的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等中表达异常。BCAT是原癌基因CMyc的靶点,常通过激活PI3KPKBmTOR通路和Wnt-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的增殖和侵袭。近年来许多研究证明BCAT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肿瘤耐药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异常激活的方式也不同(涉及多种通路和机制)。本文对BCAT在不同肿瘤中的
3、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肿瘤的治疗、预后和预防提供新的研究思路。1. BCAT的结构BCAT被归类为折叠型IV型氨基转移酶,并且是5-磷酸毗哆醛(PyridoXaI5-PhOSPhate,P1P)依赖性酶。许多P1P依赖性酶被证明可以作为潜在的药物治疗靶点7。BCAT通常以二聚化形式与辅因子P1P结合。此外,在BCAT中发现了氧化还原活性CXXC基序,其在蛋白质合成、能量代谢和糖酵解代谢中起作用8。人BCAT有两种主要亚型,包括BCAT1和BCAT2oBCAT1是一种细胞质转氨酶,由位于12p121的BCAT1基因编码,仅在少数组织中表达,如脑、肾和卵巢组织9。BCAT2是一种线粒体转氨酶,
4、由位于19q1333的BCAT2基因编码,其可逆地催化BCAA降解为支链酰基辅酶A的初始步骤,在许多组织中表达(除肝脏以外的所有器官中)口0。尽管它们具有相似的底物特异性,但BCAT1和BCAT2具有不同的氨基酸序列并表现出不同的蛋白质功能11BCAT1和BCAT2在疾病中发挥不同的作用。BCAT2在Myc诱导的肿瘤(如胰腺导管腺癌)中过表达;而BCAT1在大多黝中瘤(如乳腺癌和胃癌)中过表达,并参与多种调节机制11。此外,有研究表明BCAT1和BCAT2的调控机制和生理功能存在显著差异12。2. BCAT与癌症2.1 BCAT1和孚IJ腺癌Wegermann等13的研究结果表明,BCAT1是
5、乳腺癌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并参与乳腺癌细胞的转移和扩散。该研究亦发现,在增殖调控方面,BCAT1可作为CMyc的直接靶点,而cMyc是乳腺癌中代谢重编程的激活启动子。BCAT1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1)/胰岛素PI3K/AKT通路调节三阴型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抑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11u1arsigna1-regu1a-tedkinase,ERK)的磷酸化,最终上调转录因子F0X03a和核因子红样2相关因子2(nuc1earfactor-erythroid2-re1atedfactor2,Nrf2)的水平14。BCAT1还通过刺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
6、F-IR)信号通路来激活PI3KAKT轴;同时下调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ERK通路14。此外,BCAT1还参与了肿瘤细胞的线粒体合成oWegermann等的研究还发现,BCAT1通过激活mTOR信号传导核呼吸因子-I(NRF-I)、线粒体转录因子A重组蛋白(recombinanttran-scriptionfactorAmitochondria1,TFAM)和B-F1-三磷酸腺甘酶的表达来增强线粒体的生物合成。BCAT1表达与HER-2阳性和1uminaIB亚型显著相关,BCAT2与1Umina1A亚型显著相关;这一发现将为不同亚型乳腺癌的基因靶向治疗提供强有力的支持15。此外,研究还
7、表明BCAT1是三阴型乳腺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口5。综上所述,BCAT1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和机制为其作为乳腺癌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基础,BCAT1靶向治疗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乳腺癌治疗策略。2.2 BCAT1和胃癌许多研究表明16-17,胃癌是一种血管高度生成的癌症。在人类肿瘤血管中,HIF-1和VEGF是M瘤血管生成的主要促进剂18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诱导VEGF的分泌,从而增加其他血管生成因子的水平,如一氧化氮和血管生成素,以调节血管生成18oBCAT1可以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激活PI3KAKTmT0R途径,从而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血管生成18。Hassan等19研究
8、发现,BCAA可以作为营养信号来激活和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以及生长因子,BCAA通过这些因子影响蛋白质合成、葡萄糖和脂质代谢。Xu等20研究发现,BCAT1与胃癌的局部浸润、肿瘤分型、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呈正相关。上述研究表明,BCAT1从不同途径影响胃癌的增殖、侵袭和血管生成,并参与了胃癌发生发展的多个方面,提示可通过抑制PI3KAKTmTOR通路来逆转BCAT1介导的致癌作用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2.3 BCAT2和胰腺导管腺癌在肿瘤的生长和生存过程中,生脂酶、苹果酸酶和BCAT的表达发生显著变化,研究这些酶变化的机制,可能会为胰腺导管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方向O1ee等21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氨基酸 转移酶 肿瘤 中的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