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变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变迁.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变迁慢性乙型肝炎(CHB)为公共卫生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全球约2.9亿慢性HBV感染。据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报告,每年HBV感染相关死亡病例约达100万例。2016年WHO提出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要求CHB诊断率和治疗率分别达到90%和80%,但据Po1arisObSerVatory机构统计,目前我国CHB诊断蔚口治疗率仅分别为22%和15%,距离目标还有很大差距1。为提高CHB治疗率,中华医学会发布的五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05年版2、2010年版、2015年版、2019年版、2023年版6,以下简称指南
2、)中,CHB抗病毒适应证程逐渐放宽与简化的趋势。目前扩大抗病毒适应证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不再区分HBeAg状态启动抗病毒治疗近年来,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CHB患者的抗病毒适应证趋于一致。2005年版、2010年版、2015年版指南2-4中,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的HBVDNA治疗阈值不同。血清A1T持续异常2倍正常值上限(U1N)的CHB患者中zHBeAg阳性者HBVDNA20000IUm1(105拷贝m1)或HBeAg阴性者HBVDNA2000IUm1(104拷贝m1)即可启动抗病毒治疗。自2019年起,指南5-6中抗病毒适应证不再区分CHB患者HBeAg的状态,
3、HBVDNA统一下调为阳性。这一调整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1)未达到上述治疗阈值的CHB患者仍有疾病进展风险7;(2)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CHB患者经长期核苗(酸)类似物(NUC)抗病毒治疗后病毒、生化应答率无显著差异;(3)简化抗病毒适应证,更利于临床实践。2下调HBVDNA检测和治疗阈值五版指南中,启动抗病毒治疗的HBVDNA阈值被逐步下调。2015年及以前的指南2-4中推荐的HBVDNA治疗阈值为:HBeAg阳性患者20OOOIU/m1、HBeAg阴性患者2OOOIUm1可以启动抗病毒治疗。然而研究9显示,HBVDNA2000/20OOOIUm1的初治CHB患者仍存在疾病进展
4、风险。一项来自土耳其的研究7对139例HBeAg阴性、HBVDNA2OOOIUm1且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进行分析,发现有30.2%的患者进展至肝硬化。从2019年起,指南5-6将HBVDNA的治疗阈值降低至检测阳性,且2023年版指南中推荐尽可能采用高灵敏(1020IUm1)且检测线性范围大的HBVDNA检测方法,以发现更多需要治疗的CHB患者。3降低A1T治疗阈值2005年版和2010年版指南2-3推荐2U1N作为启动抗病毒治疗的A1T阈值。对A1T2XU1N的患者建议借助组织学评价判断是否启动治疗。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1T为12U1N的CHB患者仍存在疾病进展风险。一项基于33
5、40例初治CHB患者的中国队列研究10提示,治疗前A1T45U/1的患者发生肝细胞癌(HCC)的风险显著增加。此外,A1T2U1N的CHB患者可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11。2019年版、2023年版指南5-6将A1T治疗阈值调整到IXU1N。目前中国成人常用的A1TU1N为男性5060U/1女性4045U112z但证据表明,U1N并不是CHB患者启动抗病毒治疗A1T阈值的最优选择。首先,仍有相当比例A1T1XU1N的CHB患者需要治疗。我国一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13显示,253例A1T1U1N的慢性HBV感染者中,根据肝脏病理结果提示50.2%患者有显著炎症(G2)或纤维化(F2)。第二,在A1
6、T20U/1患者肝脏病理评价为G2/F2的比例显著升高。中国台湾REVEA1研究口0结果显示,与A1T15U/1相比,A1T界于1544U/1的患者发生HCC的风险显著增高(HR=2.45,95%CI:1.74-3.46,P0.001)o目前的观点大多建议降低A1T治疗阈值,男性30U/1、女性19U/1作为启动抗病毒的A1T治疗阈值被多部国际指南及专家共识引用15-17。该阈值源于意大利一项研究,在控制BM1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影响因素后计算的A1TU1M2023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发布的扩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专家意见口8中也推荐将该界值作为A1T治疗阈值。研究口9显示,下调中国C
7、HB患者A1T治疗阈值至男30U/1、女19U/1后,可以有效提升CHB治疗率,有助于实现WHO提出的目标20。然而,该A1T治疗阈值仍缺乏中国证据,且各医疗机构检测方法不同导致A1T检测水平出现差异。2023年版指南6中对进一步下调A1T治疗阈值的必要性和观点在正文中有所解释说明,但未写入推荐意见。未来中国需要更多证据来明确A1T的最佳治疗阈值以期使更多CHB患者受益。4强化对疾病进展风险因素的积极治疗4.1 下调抗病毒治疗的年龄界值已发布的国内外各指南5,21-22推荐的A1T持续正常的CHB患者启动治疗的年龄界值为30-40岁。我国一项基于疾病负担数据库的研究23提示,年龄30岁的人群发
8、生HCC和HCC相关死亡的风险明显升高。此外,一项中国横断面研究24通过分析4759例未经治疗的患者发现,年龄30岁后处于免疫耐受期的患者比例明显减少。自2015年起,指南4-6推荐的年龄界值从40岁调整为30岁。4.2 年龄30岁或家族史成为独立的抗病毒适应证2019年指南5对疾病进展风险的定义较为严格和繁琐:需要同时满足年龄30岁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或HCC家族史。2023年度指南扩大并简化了该标准,建议对于有家族史和年龄30岁,满足其一即可启动抗病毒治疗。以上调整主要基于如下考虑:乙型肝炎肝硬化或HCC家族史和年龄分别是疾病进展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一项美国队列研究25表明,HCC家族史是无肝
9、硬化CHB患者进展至HCC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后比值比二32.93,95%CI:3.76288)在多项国际指南和专家共识21-22中,两者满足其一即可启动抗病毒治疗。4.3 拓展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在启动治疗中的作用近年来,肝纤维化无创检查技术不断成熟并推广。血清学指标、瞬时弹性测定等影像学技术,诊断显著纤维化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精确度均可达到或接近80%262019年版指南建议A1T持续正常、年龄30岁的患者可以采用无创的方法判断肝脏的纤维化程度来确定是否启动抗病毒治疗。2023年版指南推荐对A1T持续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积极行肝纤维化无创检查,放宽了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的使用条件。5代偿期和
10、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抗病毒适应证进一步放宽历年指南通过逐渐下调肝硬化CHB患者的HBVDNA治疗阈值放宽肝硬化患者抗病毒适应证。2005年版、2010年版指南2-3推荐失代偿期肝硬化HBVDNA阳性即治疗,但对代偿期肝硬化仍采用非肝硬化CHB患者的HBVDNA治疗阈值。研究27表明,低病毒血症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HCC风险较高。基于此,2015年起,指南4-6推荐代偿期肝硬化HBVDNA阳性即可启动抗病毒治疗。考虑到当前HBVDNA检测灵敏度存在差异,以及肝硬化本身是疾病进展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肝硬化患者启动抗病毒治疗已逐渐不再要求HBVDNA阳性。2019年版指南5建议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只要H
11、BSAg阳性即可启动抗病毒治疗。2023年版指南6则进一步放宽了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抗病毒适应证,推荐HBsAg阳性即可启动治疗。近期美国一项回顾性研究28对574例HBV感染导致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8.5年,结果提示与抗病毒治疗且达到病毒学应答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相比,未治疗的HBVDNA阴性代偿期肝硬化患者20年HCC累积发生率明显升高(两组分别为51%和32%zP0.001)o6小结为更好地提高CHB患者的治疗率、降低死亡率,实现WHO目标,目前各国指南与专家共识推荐的抗病毒适应证呈逐渐放宽、更加积极的趋势。我国指南推荐的抗病毒适应证较其他国际指南更为积极、简化。有研究29-30表明JCHB全治策略(对所有HBVDNA阳性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达到WHO提出的到2030年CHB治疗率80%的目标,且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比。未来,抗病毒适应证能否进一步放宽JCHB全治策略能否在我国推进,仍需更多证据支持。引证本文刘津津,张梦阳,孙亚朦,等.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变迁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3,39(6):1299-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