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知识点.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知识点1.Pau1Ehr1ich在1879年首次发现了发现该细胞内的颗粒可以被伊红等酸性染料深染,从而命名为嗜酸性粒细胞(Eos,eosinophi1),并观察到哮喘、蠕虫感染、过敏等疾病患者血液中Eos数量增加。2、嗜酸性粒细胞属于白细胞的一种分类,起源于造血干细胞,体内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存在于组织中,约为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100倍。3、嗜酸性粒细胞的胞质中含有较大的嗜酸性颗粒,因其含有过氧化物酶和主要碱性蛋白(MBP)、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等带大量正电荷的蛋白质而嗜酸性,过氧化物酶染色强阳性。4、嗜酸性颗粒虽有较弱的吞噬能力,可选择性地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但
2、吞噬缓慢,基本上无杀菌作用,在抗细菌感染中不起主要作用。5、嗜酸性粒细胞的主要作用有: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I型超敏反应中的作用。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6、嗜酸性粒细胞检查有显微镜计数法:重复性差、精确性较差。作白细胞分类时,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准确性取决于血涂片质量,故而,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比百分率更有临床价值。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方法血液分析仪法:提供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绝对值、直方图和散点图,是目前最有效的嗜酸性粒细胞筛检方法。若仪器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直方图或散点图异常时,应进一步用显微镜作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7、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浓度在1天内有波动,白天低夜间高、上午波动大、
3、下午较恒定,与糖皮质激素脉冲式分泌有关。因此建议固定采集标本的时间(上午8:00或下午15:00),以免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受间生理性变化的影响。8、劳动、寒冷、饥饿、精神刺激等使肾上腺皮质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增高,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减低。9、参考区间: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成人为(0020.52)1091,28天1周岁为(0.071.02)1091o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成人为0.48%;28天周岁为0.061.22%。行业标准|儿童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行业标准|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以前是成人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050.50)1091,成人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5%5%.10、正常人外周血涂片中,只见嗜
4、酸性杆状核粒细胞和分叶核粒细胞的成熟嗜酸性粒细胞以分叶核为多见,细胞直径为1315um圆形或类圆形,核呈镜片状,核染色质粗,胞质丰富,嗜酸性颗粒特征为颗粒粗大、大小一致、圆形或椭圆形、分布均匀、典型者呈橘红色,嗜酸性粒细胞形态变化相对较小,一般容易辨认。但是有的嗜酸性颗粒颜色不典型(可能与染色等有关),例如呈黄色、暗黄色、棕黄色、紫黑色等。图谱|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11、通常情况下,嗜酸性颗粒充满整个嗜酸性粒细胞,导致难以上鉴别核型,白细胞分类计数时常常笼统报告嗜酸性粒细胞。12、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其他类型白血病、化疗后等患者的血涂中,可能出现病态成熟嗜酸性粒细胞
5、如双核、分叶过少、分叶过度、巨幼样变、环形核及颗粒减少的嗜酸性粒细胞等。13、如果在血涂片中,出现嗜酸性幼稚粒细胞(酸性中幼粒细胞及嗜酸性晚幼粒细胞),常见于慢性髓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并可见其他异常细胞。嗜酸性幼稚粒细胞也可出现巨幼样变、双核及颗粒减少等。14、目前,几乎所有的文献(含2017年版嗜酸粒细胞增多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编者注:目前尚未发现有最新版),还是参考原来的正常参考值,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计数0.51091o实际上,在2013年8月1日实施的行业标准中:成人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正常参考值
6、:(0.020.52)1091o15、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程度划分有2种方法,绝对值为标准:轻度(0.51.5)1091中度(1.55.0)1091重度5.0109/1;以白细胞分类百分比为标准:轻度(50%)。16、临床上嗜酸粒细胞增多可见于多种疾病,可统称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17、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分为四类:分为遗传性(家族性)HE(HEFA1继发性(反应性)HE(HER1原发性(克隆性)HE(HEN)和意义未定(特发性)HE(HEUS)的四大类。18、遗传性(家族性):发病机制不明,呈家族聚集,无遗传性免疫缺陷症状或体征,无HER和HEN证据。19、继发性(反应性):继发性酸性粒细胞增多
7、常伴随某种疾病发生,如结缔组织病、肿瘤、内分泌疾病、免疫缺陷病、间质性肾病等。反应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某些感染、皮肤病等。20、原发性(克隆性):是指嗜酸粒细胞起源于血液肿瘤克隆,常见于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等白血病。21、特发性: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是指外周血、骨髓和外周组织中嗜酸粒细胞持续增高的多系统损害疾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持续超过1.5109/1,达6个月以上,分类计数以成熟嗜酸性粒细胞为主,可见少量幼嗜酸粒细胞,原粒细胞小于20%o22、所有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均应进行以下常规实验室检查:全血细胞计数和外周血涂片分类计数;常规生化检查,包
8、括肝、肾功能,电解质和乳酸脱氢酶;红细胞沉降率和(或)C反应蛋白;血清VitB12。23、那些无症状且仅轻至中度嗜酸粒细胞增多,可以暂不进行进一步检查。24、有全身症状或持续性嗜酸粒细胞增多(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1.5109/1)伴或不伴有可疑器官受损,首先应进行血清IgE.ANA、皮肤活检、大便寄生虫和虫卵镜检等检查,确定或排除可能的继发原因。25、无明确继发原因且嗜酸粒细胞增多(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1.5109/1)患者,应考虑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伴克隆性嗜酸粒细胞增多,应进行相应的检查,确定或排除可能疾病。26、有报道正常情况下,当新生儿外周血EOS计数超过0.71091时,意味着新生儿EOS超
9、过正常水平,可能与并发过敏性或感染性疾病有关,需要进行医疗干预。27、类白血病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型,WBC常201091,嗜酸性粒细胞常20%,均为成熟阶段细胞,形态基本正常。28、传染病急性期:一般病原体急性感染期,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嗜酸性粒细胞随之减少,恢复期嗜酸性粒细胞又重新出现并逐渐增多。若症状严重而嗜酸性粒细胞不减少,说明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若嗜酸性粒细胞持续减低,甚至消失,说明病情严重。因此,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用于观察急性传染病的病情及预后判断。29、严重组织损伤:如手术后4h,嗜酸性粒细胞常显著降低,2448h后逐渐增多,增多的速度与病情变化基本一致。大面积烧伤患者,数小时后嗜酸性粒细胞完全消失,并持续较长时间。若大手术或大面积烧伤后,嗜酸性粒细胞不减低或减低很少,表明预后不良。因此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作为预后观察的指标。30、判断垂体或肾上腺皮质功能:肾上腺皮质激素、垂体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嗜酸性粒细胞减低,因此,可通过垂体或肾上腺皮质刺激试验,观察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变化,判断垂体或肾上腺皮质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