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民政事业“十三五”规划淮安市民政局.docx
《淮安市民政事业“十三五”规划淮安市民政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安市民政事业“十三五”规划淮安市民政局.docx(3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淮安市民政事业“十三五”规划淮安市民政局“十三五”(2016-2023年)是淮安市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加强社会治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也是民政事业转型发展、全面建成现代民政的关键时期。为适应淮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根据淮安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民政厅江苏省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在客观评价淮安市民政事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的基础上,编制此规划。本规划主要阐述“十三五”时期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保障措施,是今后五年淮安民政事业发展的路线图,是全市民政系统共同奋斗的行动指南。一、“十三五”规划的现实基础和面临形势“十二五”期
2、间,民政部门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大局和改善民生主线,坚持创新驱动,注重城乡统筹,推动协调发展,全市民政事业呈现良好格局。有些工作在全国有影响、全省有位次、比过去有突破。全国首创农村关爱驿站和互联网+阳光慈善捐赠运作模式,在苏北率先启动农房保险和发放尊老金等工作。全市民政工作呈现良好的态势。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基本形成。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基本建立了以专项救助为重点,社会力量帮扶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制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运行机制;建立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2015年城乡低保提高到490元、370元,较2010年分别增长163%.231%,城乡低保标准比率下降到1
3、32,城乡低保一体化稳步推进;2015年低保对象15.76万人,年低保金3.83亿元,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建成城乡医疗救助同步结算平台,实现医疗救助全覆盖,医疗救助101.4万人次、救助金5.05亿元。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效明显。制定了市、县(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实现了灾后24小时内紧急救助措施落实到位;苏北率先启动农房保险项目,受益农户达到70吼救灾款发放明显规范,灾害信息报送及时,累计救助受灾群众近254万人次;创建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2个、省级19个,城乡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明显增强。适度普惠的社会福利初步形成。公办福利机构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投资3.1亿元建成市综合性
4、社会福利中心、淮安区、涟水县社会福利院,共新增床位1250张。实施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建立监护人缺失养育费保障和督导员制度,孤儿供养标准年递增12%;全市福利企业42家,安排1077名残疾人就业;出台淮安市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实施办法,累计募集善款13亿元,救助&7万人次,建设阳光慈善网,荣获“中国慈善信息指数百强市”称号;慈善超市法人注册率和市场化运作率均超过50%;设立144个社会捐赠接收点;福彩累计销售19.2亿元,年均递增25%,筹集公益金4.8亿元,“中福在线”县区全覆盖。老龄工作体系逐渐完善。建立城乡特困老人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政府为特困老人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全市有各类养老机构23
5、2个,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31.7张。公办福利机构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市综合社会福利中心、涟水县和淮安区社会福利院投入使用,新增床位650张,按照“三有三能六达标”完成农村敬老院改造工作;建成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231个,其中省级示范性中心120个,城乡覆盖率分别为IOO%、80%;实施初级养老护理员免费培训工程;苏北率先发放尊老金,实施特困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制度,县(区)建成“虚拟养老院”的信息化平台。基层民主、社区建设和社会工作稳步推进。创建市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453个,村(居)民依法自治率分别为98.4%、98.7%;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1个、示范社区2个;省级示范乡
6、镇(街道)36个,示范社区(村)360个;“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实现全覆盖,新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59个,90%的社区办公活动用房达标;城市社区普遍建立志愿服务站;“政社互动”街道(乡镇)93个,占比78%;“三社联动”示范社区10个;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成绩显著。实施“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全市注册登记社会组织3419家,每万人拥有注册登记社会组织7.1个;推进社会组织政会分离,市直行业协会脱钩率达91%,清理和规范离退休干部兼任社团职务;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6个,投入249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资助90个优质公益服务项目,
7、向社会组织购买困境人群心理关爱服务,对困境人群的关爱从物质保障延伸到精神层面;打造社会组织“三公”平台,建立“以公信力建设为核心,以公益精神塑造为动力,以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为支撑”的三维管理体系;获得评估等级社会组织1070家,其中3A级以上有375家。专项社会服务全面提升。完成淮安区的更名和3个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划定生态新城和盐化新城管辖范围;编制淮安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132024年),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淮安篇编写工作;出版淮安地名史话,完善城市地名保护机制;界线管理和平安边界建设成效明显;苏北率先实现惠民丧葬全覆盖和生态殡葬奖补,积极推进节地生态葬工作;婚姻和收养登记工作实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淮安市 民政 事业 十三 规划 民政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