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海为例浅析如何做好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上海为例浅析如何做好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以上海为例,浅析如何做好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截至2021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在未成年人触网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下,部分网络文化平台存在低俗、庸俗、媚俗等三俗内容、利用网红儿童牟利等不良现象和问题,对未成年人价值观产生错误影响,严重妨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上海网络文化市场繁荣之景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缩影,治理工作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也应走在前列。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的实施亦是上海使命,实施方案亟需上海范本。一、上海网络文化市场繁荣程度在全国位居前列国家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12月31日发布的2021年
2、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显示,中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发展态势平稳,多省份保持增长态势,上海互联网业务收入增速为35.3%,位居全国第一。网络文化产业百花齐放,多端发力。2021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上海地区以全年25.44亿元继续领跑全国城市票房。截至12月31日,上海出品影片全年累计票房约70.75亿元,约占全国国产影片总票房的五分之一,网络影视作品数量居全国前列。电竞之都建设方面,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上海电竞公司、俱乐部、明星团队数量约占全国80%,全国每年500多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电竞赛事中,超过40%在上海举办;2021年,上海电竞产业规模预计将超200亿元。上海电竞直播收入
3、、赛事收入和俱乐部收入初步估算分别为16.4亿元、10.7亿元和6.7亿元。同时,上海音频网站占全国市场份额约70%,游戏产业销售收入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上海网络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布局完备,确已成为网络文化产业高地。二、上海已加码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文化市场整治2021年底,中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在未成年保护领域加码布局。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对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草案)进行了审议,并公开征求意见,重点涉及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意见和建议,将大力培育未成年人保护领域,推动未成年保护工作更精准、更专业。针对上海市未成年人保
4、护条例进行全面修订,也有助于营造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法治环境。2022年1月14日,上海召开2022年“扫黄打非”工作会议,总结2021年工作,部署2022年工作。聚焦“育新人”使命任务,营造“护苗”清朗空间。重点整治利用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网络文学、弹窗广告等制作传播有害信息的行为,加强对网络平台用户生成内容的监管和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等问题的综合治理,推动形成全领域全天候保护未成年人的局面。上海针对未成年人网络文化市场的整治工作正在路上,保护和培育并行,有利于打造新范式。三、保护与培育并行,树立市场风向标(一)打造上海特色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理论研究平台(
5、1)加强网络文化市场从业人员、参与人员培训培养机制建设。从培养培训体系、课程设计体系等方面入手,联合高校、市场进行创新型的培养体系设计。统筹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改进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对市场进行实时跟踪,优化内容输出。(2)创新教育体系设计,研究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充分发挥高校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优势,以系统性思维开展全过程、全要素、全场景的精细化未成年人网络文化市场保护工作。通过创新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形式来加强未成年人网络文化市场法治观念教育、加强网络素养教育。(3)打造可靠、可信、可用的高校智囊团。筑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实施基础,需要强有力的理论研究支持。推动建立上
6、海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研究中心,共享研究资源。为构建与上海市网络文化市场发展相适应的理论研究高端平台、发挥好智囊团作用提供坚强保证。(二)建立创新型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实践支撑平台(1)打造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普法基地。丰富普法基地活动,创新普法方式,扩大普法覆盖面,形成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与实践立体化工作格局。吸纳社会人才联合专业普法团队优化活动形式和内容。结合面对面访谈、情景剧、法律讲堂、法律竞赛等普法活动,丰富普法形式,提升未成年学习兴趣。(2)发挥“互联网+”优势,探索云实践。借助线上网络课程平台,开展面向未成年人的普法云剧场、普法文化云展厅等多个专属区域,结合年度
7、热点、时事等精心选材,开展常态化专题普法课程。针对线上优秀教育成果进行推广,上传至微信、抖音、微博等互联网平台供免费浏览。(3)立足校园,引导开发网络文化专题实践活动。推动“绿色网络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引导不同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共同参与绿色网络建设,从小培养健康网络文化审美、专业文化素养以及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和创作能力。(三)搭建高效的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沟通协作平台(1)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建立家门口的“一站式”保护、线上线下救助站点。引导社区建立相关的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站点,建立集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医疗救助、司法救助为一体的“一站式”救助机制。探索家庭教育指导,以社区为基点,开
8、展包括家庭教育、亲子互动、家长工作坊等在内的专项家庭帮教活动,为家长履行监护职责提供平台,鼓励父母互学互鉴互助互长。(2)发挥行业协会沟通协作功能,压实网络文化市场主体责任。推动行业协会发挥服务、咨询、沟通、自律和协调作用,将网络文化市场的未成年人保护管理融入到网络文化市场的管理和运营之中,组织开展自我评价,形成行业内部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评价的良性机制。用实践案例强化教育警示效果,切实增强网络文化市场主体遵规守法、合法经营的意识。(3)推动国内外、城市间未成年人网络文化保护交流。美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呈现处罚频次加快、金额屡创新高、概念内涵外延不断扩大、相关立法
9、规制范围相应增大的特点。各国国情存在较大差别,国内不同城市的发展程度也存在一定差异。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只有最适合国情市情、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体系才是科学的。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具备搭建交流平台的资源和保障,通过思路、方法和内容的创新,可以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四)构建数字化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智慧监管平台(1)强化多方协作,形成数字化督促监护合力。积极探索将互联网、大数据、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日常监管工作中。利用一网统管平台加强网络文化市场多部门协作,采取线上线下双向结合形式,加强网络文化市场事中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协作效率。(2)明确“智慧监管者”定位,提升综合行政执法效能。建立文化市场监控大数据,对线上线下的网络文化市场重点场所及市场经营活动实行实时监管和远程监控,运用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效能。引导企业配合构建无障碍市场监控平台,打破监管壁垒。(3)不断丰富网络文化市场“青少年”模式的内涵,重视监管和社会反馈。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成效如何,不仅可以通过整治数据反映,还需要家庭、学校端的真实反馈。智慧监管需要接入更多参与角色,构建多方位、反应快捷的立体化监管体系,着力打造现代化管理模式。未成年人网络生态的建设需要多方支持与合作。未来各方应着力经营好四个平台,全力构建上海新时代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