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疾病健康教育知识.docx
《产科疾病健康教育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科疾病健康教育知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胎膜早破定义: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破裂。临床表现:孕妇突感较多液体从阴道流出,无腹痛等其他产兆。可混有胎脂及胎粪,继而少量间断性排出。当咳嗽、打喷嚏、负重等腹压增加时,羊水即流出。专科指导:1、预防(1)积极行产前检查,重视妊娠期保健。(2)避免负重及腹部受撞击(3 )宫口松弛者,应卧床休息,并遵医于妊娠14-16周行宫颈环扎术。(4)妊娠后期禁止性生活。2 .胎先露未入盆者,绝对卧床休息,抬高臀部,防止脐带脱垂。3 .保持会阴清洁,勤换会阴垫,预防宫内感染。4自我监测:自数胎动,注意阴道分物有无异味,有异常及时通知医护人员。5 .饮食:注意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及钙、锌、铜等元素出院指导
2、1 .计划生育指导:产后42天内禁止性生活。注意个人卫生和外阴清洁,禁止盆浴。未哺乳者,可选用药物和工具孕。哺乳者采用工具避孕为宜。2 .坚持母乳喂养。3 .健康检查:产后42天母婴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以了解产妇全身情况,特别是生殖系统恢复情况。(二)产后出血定义: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2500ml ,剖宫产分娩者 21000ml。临床表现产后出血者面色苍白、出冷汗,主诉口渴、心慌、头晕,尤其是子宫出血潴留于宫腔及阴道内时,表现为怕冷、寒战、打哈欠、懒言或表情淡漠、呼吸急促甚至烦躁不安,很快转入昏迷状态。软产道损伤造成阴道壁血肿的产妇会有尿频或肛门坠胀感,且有排尿疼痛。专科指导:1 .
3、妊娠期有产后出血危险者,如血液病、贫血。巨大儿,需加强孕期保健,定期接受产前检查,预防产后出血。2 .分娩期(1 )第一产程:摄入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巧克力、功能性饮料等 保证基本需要;选取舒适体位,适当活动,注意休息,防止疲劳;主动排尿,避免膀胱充盈影响子宫收缩。(2)第二产程:听从医护人员指导,正确使用腹压,避免胎儿娩出过快,造成软产道裂伤。(3)第三产程:与新生儿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可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3 .产褥期(1 )有口渴、心慌,头晕等自觉症状时,卧床休息,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并注意保暖。(2)产后多饮水并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宫缩导致产后出血。(3)早期哺乳,多吸吮,
4、可刺激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量。(4)保留会阴垫,交给医护人员,以测量出血量。(5 )出血后1-2天,产妇较虚弱,可进食营养丰富、富含铁、易消化的饮食,如瘦肉,鸡蛋,牛奶,绿叶蔬来,水果等,可少量多餐。(6)体力恢复后尽早活动,逐新增加运动量,以促进体复。出院指导:1 .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铁饮食,如动物肝脏瘦肉、鸡蛋、牛奶、绿叶蔬菜、水果等,以尽快恢复血红蛋白量。2 .部分产妇分娩24小时后,于产褥期内发生子宫大量出血者,称为晚期产后出血,多在产后1-2周内发生,也可推迟至6-8周甚至于10周发生,应予高度警惕,注意加强活动,以免导致严重后果。3 .计划生育指导:产后42天内禁止性生活
5、。注意个人卫生和外阴清洁,禁止盆浴。未哺乳者,可选用药物和工具孕。乳者采用工具避孕为宜。4 .坚持母乳喂养。5 .健康检查:产后42天母婴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以了解产妇全身情况,特别是生殖系统恢复情况。(三)早产定义: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周间分娩者。临床表现:子宫收缩,最初为不规律宫缩,并常伴有少许阴道流血或血性分泌物,后发展为规律宫缩。分为:先兆早产和早产。专科指导:(1)卧床休息 生活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保持空气流通,宫颈有改变时,需卧床休息,早临产需要绝对卧床休息。(2)饮食 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为宜,进食粗纤维食物,防止便秘。(3)皮肤 保持皮肤清洁,穿宽
6、松柔软衣物并保持床单元清洁,保持口腔、会阴及肛周清洁,每日温水冲洗会阴。(4 )每日低流量吸氧2-3次,每次30分钟。(5)如出现阴道出血、阴道流液、腹痛等及时通知医务人员。(6)胎膜早破时应提高臀部,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感染。(7 )自我监测胎动情况,每天早、中、晚固定三个时间,各数一次胎动,每次进行1个小时。把三次胎动数相加乘以4 ,就是12小时胎动数。正常12小时胎动数30次左右,若下降至20次以下,或每小时小于3次,应立即到医院检查或报告医生。(8 )按时产前检查,如腹痛、腹紧、阴道流血,阴道流水等不适,及时就诊。出院指导:1 .饮食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为宜。进食粗纤维食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产科 疾病 健康 教育 知识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