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科学浙教4.7 升华与凝华.docx
《七上科学浙教4.7 升华与凝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科学浙教4.7 升华与凝华.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4.7升华与凝华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5分钟)导入:据报道,在新疆罗布泊沙漠曾发生了一件怪事:当时气温约T5C,沙丘上覆盖着约5cm10cm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m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学考察队员瞠目结舌。对于这个现象,你认为雪发生了怎样的状态变化?演示:把樟脑丸碾成粉末后放入烧瓶中,用酒精灯微微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过一会儿,放入烧瓶内的松枝上出现了洁白的“人造雪景”。提醒学生注意实验过程中有没有液态物质出现。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观察结果、讨论总结得出:固态的樟脑粉末经加热后能直接变成气态的樟脑蒸气;气态的樟脑蒸气又冷却直接变成固
2、态的樟脑粉末。思考讨论:物质能否由固态直接转化为气态或由气态直接转化为固态?学生阅读并有根据地回答:从当时的气温很低,以及干爽的沙地可以判断雪不可能熔化。只能是直接变成水蒸气跑掉了。即雪由固态没有经过液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学生观察并回答:樟脑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没有液态物质出现。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体现从生活到物理的课程理念。教30,谢1钟新学分一、升华和凝华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将碘锤放入热水中,观察现象;将碘锤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冷水中,观察现象。回答下列问题:学生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回答:放入热水前:碘是黑色固体。升华和凝华是常见的自然
3、现象,但却不易被学生注意。特别是一些常见的升华和凝华放入热水前:碘是什么状态?放入热水后: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说明碘变成什么状态?放入冷水后: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碘变成什么状态?实验过程中有没有液态物质出现?进一步讲解:碘的熔点是113.7,实验用的热水温度约60C,将碘锤放入热水中,碘达不到熔点也不会熔化。师生归纳总结: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思考:1 .对烧瓶内的冰加热,观察到冰先化成了水,后水变干了,这个过程中,冰是否发生了升华?你对升华和凝华定义中的“直接”两字是怎样理解的?2 .如果不将碘锤放入热水中,碘能升华吗?这说明什么?学生讨论并归
4、纳总结:升华过程需要吸热;凝华过程需要放热。升华和凝华是互逆过程。活动体验:确与指纹破案在侦破案件时,公安人员常常需要从案件现场提取指纹。下面请大家模仿做一个实验,提取自己的指纹。先在一张白纸放入热水后,碘锤内有紫色蒸气产生,说明碘变成气体。放入冷水后紫色蒸气慢慢消失,同时观察到碘锤内壁有黑色颗粒产生,说明碘由气态变成了固态。实验过程中没有液态物质出现。学生通过交流回答:不是升华。冰是先熔化后汽化。“直接”就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或由气态变成固态时,不经过液态。现象都进行得较为缓慢,再加上变化前后的气体看不到、摸不着,学生几乎没有感性认识。用“碘锤”来做升华实验,现象明显且简便易行、安全卫生,
5、是观察升华、凝华现象的一个重要“窗口”。学以致用,增强进一步学习物理的美上按下自己的指纹(现在看不到),放置一旁备用。然后在烧杯内放少许碘颗粒,再用玻璃片盖住烧杯口,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待烧杯中出现紫色气体时,将玻璃片拿去,用按有指纹的白纸靠近烧杯口并不断来回移动,注意观察白纸上有没有指纹显现出来。要求学生课后通过查找资料,解释提取指纹的道理。体验升华吸热,教师演示:1 .将一个棉布袋套在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口部,手按灭火器的手柄,过一会儿,棉布袋内会有干冰出现,将干冰迅速放入保温桶内保存。2 .在烧杯中放一小块干冰,仔细观察,发现什么现象?用手接触烧杯底部,有什么感觉?说明什么问题?3 .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上科学浙教4.7 升华与凝华 科学 4.7 升华 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