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科学浙教3.4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docx
《七上科学浙教3.4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科学浙教3.4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课题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地壳的变动。2 .过程与方法:(1)能利用其它事物来模仿地壳变动。(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和收集标本,获得本地区地壳变动的证据。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学会合作。(2)体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的运用。通过课外探究、收集本地区地壳变动的证据,使学生热爱家乡。重点难点重点:地球内部结构;地壳变动的证明。难点:认识地壳的变动。一、引入看印度洋海啸片段。教师:刚才的海浪大吗?你知道发生了什么?此录像正是印度洋海啸。这段录像是人们在整理海滩时发现的,作者已经被海啸夺去生命。那么,那次海啸是怎
2、么造成的呢?想不想知道?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地球物理。二、新课教学1.地球内部的分层演示实验:用小刀将煮熟的鸡蛋切开教师: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个鸡蛋总共可以分几层?一学生:(蛋壳、蛋白和蛋黄)教师:你能说出地球内部结构吗?观察地球内部结构,通过和煮熟的鸡蛋对比,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地球的内部结构。学生:观察,画出三层结构,各层厚度比例要适当,可用彩笔画。学生指出并熟记各层的厚度。个性化内容:地壳:从地表到地表以下17千米处,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地幔:从地壳下界到2900千米深度处。地核:从地幔下界到地心。其中地幔按其性质差异可分为上地幔、下地幔,地核可以分为内核和外核。教师:软流层和岩石圈
3、,每层还可以继续细分。岩石圈是地壳的岩石与上地幔顶部的岩石的总称。软流层是处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呈熔融状的岩石,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最好能用彩图示出)。岩浆是温度极高的熔岩,能量极大。2.地壳变动的证明教师:地球形成在45亿年前,形成之初,地球表面相当平坦,地壳呈水平分布,而现在的地球表面还平坦吗?活动一:(1)列出以下信息,让学生分析地壳发生了何种变化。资料一:1692年,美洲中部牙买加发生了一次猛烈地震,岛上首府叶尔港有3/4沉入海底,许多年后当船只驶过这座水底城市顶部时,人们还能看见淹没在水下的一幢幢房子。资料二:世界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近几十年科学工作者在山上发现了很多鱼类
4、化石。在3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是一片汪洋,第三纪以来,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大陆板块缓慢上升形成高大山脉。现在每年仍以0.331.27厘米的速度上升。资料三:近几十年内,黄河每年向渤海输入从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十几亿吨,现在渤海仍是一片汪洋,而且渤海也没有因此变浅,就连黄河河口的三角洲也仍处在水下。资料四:位于非洲中西部的刚果盆地,原来是一个面积很大的内陆湖盆,湖里水量很大,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河流下切,湖水外泻,形成一个盆地。分析四则资料并填下表:属上升运动的属下降运动的属缓慢运动的属剧烈运动的教师:请同学们在完成表格后学习课本地壳变动的证
5、明,读图3-30分析结果:建成时到十五世纪,地壳下降6.3米。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地壳上升6.3米。十八世纪到1955年,地壳下降2.5米。教师:分析图3-30,学习地壳变动后的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用模型来说明,褶皱是地壳受力挤压岩层使岩层发生弯曲;断层是岩层受力断裂,断块位置发生错动。褶皱和断层的作用形成高大的山脉和盆地。模型讲解:同时用厚绸演示褶皱,方法是把绸布平放在桌面上,两手压住绸布,距离要适当,从相对方面挤压绸布即可。小结:地表现有的各种形态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地壳运动方向基本有两种,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有的运动十分剧烈,有的运动十分缓慢。完成讨论P1OO中的1、2题。答案:1.引起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上科学浙教3.4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科学 3.4 地壳 变动 火山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