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教案.docx
《《沁园春长沙》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沁园春长沙》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沁园春长沙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简要掌握诗歌作者及写作背景2、领会诗歌抒情性的特点,把握诗歌的情感走向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仔细探讨品味诗歌语言,把握其精练、准确的特点2、反复朗读课文,直至熟练背诵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理解、体会诗人崇高的情怀及豪情壮志【教学重点】1、结合词作意象,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情感2、融入课文情景,有激情的朗读词作【教学难点】1让学生从意象的角度来把握词作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2.领悟伟人的博大情怀以及人格魅力【内容步骤】一、诗人简介毛泽东,中国现代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湖南省湘潭韶山冲人,生于1893
2、年12月26日,逝世于1976年9月9日.二、文体知识介绍 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始称“曲子”或“曲子词”,因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又称为“诗余”。 词的基本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的组成: 1.词牌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词牌”,如“沁园春”“水调歌头”“采桑子”等。词牌规定着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押韵等。 2.标题词牌和词的内容无必然联系,所以词牌后多另立标题,如:“长沙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 3.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4.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一段
3、叫作“一阕”或“一片”。词从片数上来分有单调(不分片,多为小令)、双调(两片,上下阕)、三直(三片)、四叠(四片)等。 沁园春: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三、写作背景 1925年2月,正是北伐战争的前一年,当时革命蓬勃发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起义,同时国共统一战线已经确立,但革命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准备到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经过长沙,并独自重游橘子洲。事后作了此词。四、观看影片
4、独领风骚第四集谁主沉浮五、研读上阙1独立寒秋图: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诗歌语言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成分也常省略。请用正常的语序、散文的语言来表述这三句诗的大意。(在深秋时节,诗人独自伫立于橘子洲头,深情凝望着湘江水滚滚北去,(心头翻腾着无尽的遐想)。)简析:扣题开篇,点明长沙重洲的具体时间、地点和特定情景,为全篇规定了典型的环境气氛。比较阅读: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0(背景:此诗作于柳宗元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代永州时。)柳诗“独钓寒江”与毛词“独立寒秋”所表现的诗人的胸襟境界是否相同?(柳诗表达的是诗人身处逆境决不向恶势力妥协的“穷则独善其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 长沙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