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运动与摩擦力》一课的文本解读及思考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61《运动与摩擦力》一课的文本解读及思考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1《运动与摩擦力》一课的文本解读及思考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运动与摩擦力一课的文本解读及思考叶晓林缪萍萍【摘要】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大小叶,有的老师会选择物体刚启动时读数,也有的老师会选择物体匀速运动过程中读数。孰是孰非,似乎很难抉择。基于此,我们采用一系列的对比实验,从力学理论分析入手,研讨了最大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之间的异同,以及阐述了如何选择的理由。此外,还对“测量时为什么要沿水平方向拉动”和“摩擦力大小与重力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的分析与研讨。【关键词】运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动摩擦力摩擦力是经典力学中的一个名词,是指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有弹力,当它们发生或有趋势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在教科版小学科
2、学五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单元就涉及了相关内容运动与摩擦力、滑动与滚动。这块内容看似很简单,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是疑惑重重。究其本因,那就是科学教师自己对摩擦力这个知识点还没有深入的解读和透彻的领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此,本文从运动和摩擦力一课出发,提出并研讨解决三个问题,以作文本解读。一、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一样吗科学教材中给出的摩擦力概念是: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因此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测量方法是: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相当于是它受到的摩擦力。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就用教材提供的方
3、法进行测量。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为了降低测量时读数的难度等原因,选择了匀速拉动物体的过程中读数。似乎教师们对这两种做法都认同,但大多缺乏进一步的思考。显而易见,第一种测量方法测出来的是最大静摩擦力,而第二种方法测出来的是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顺带说明一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教师教学用书五年级上册第134页倒数第三行,将第一种方法测出来的称作为“动摩擦力”,是错误的。那么,同一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能否混为一谈?它们大小相同吗?我们还是先用实验数据来说话。(-)最大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大小比较笔者设计了三组实验:在光滑桌面、IOOO目砂皮纸、280目砂皮纸上拉同一物体,分别测量
4、物体刚启动时的最大静摩擦力和匀速运动过程中的动摩擦力。测量时只改变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尽可能控制其他相关变量。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第一组实验:在光滑桌面上的对比。图1(a)物体刚刚被拉动时的摩擦力图2(a)物体匀速运动时的摩擦力(光滑桌面)第二组实验:在砂皮纸(1000目)上的对比。图3(b)图4(b)物体测量匀速运动时的摩擦力(IOOo目砂皮纸)物体刚刚被拉动时的摩擦力(IoOO目砂皮纸)物体匀速运动时的摩擦力(280目砂皮纸)汇总整理上述三组实验数据,得出表1:表1同一物体在不同接触面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对比不改变的条件改变的条件(接触面光滑程度)物体刚启动时的摩擦力物体匀速运动时的摩
5、擦力两者相差钩码的数量等光滑桌面0.90N0.60N0.30N砂皮纸(1000目)1.70N1.55N0.15N砂皮纸(280目)1.75N1.45N0.30N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怎样变化,测得“刚启动时的摩擦力”与“匀速运动时的摩擦力”数值上都是不同的。而且,数值上还呈现出一个很有趣的规律:“刚启动时的摩擦力”总是大于“匀速运动时的摩擦力”。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最大静摩擦力总是大于动摩擦力在物理学中,摩擦力分为两种:一种是两接触物体之间存在相对滑动时,接触面上产生阻碍对方滑动的阻力称为动滑动摩擦力,简称动摩擦力;另一种是两个相互接触的静止物体,当接触表面之间有相
6、对滑动的趋势,会产生阻碍相对滑动的阻力称为静滑动摩擦力,简称静摩擦力。当外力增大时,静摩擦力也随着增大,但当外力增大到一定数值时,物体就会运动,可见静摩擦力增到一定数值后就不能再增大了,这一数值的静摩擦力叫做最大静滑动摩擦力,简称最大静摩擦力。因此,测量物体刚刚运动起来的力就相当于是测量了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而测量匀速运动时的摩擦力就相当于是测量了物体的动摩擦力。动摩擦力大小与两物体间的正压力FN成正比。即Fd=fdFN,其中fd为动摩擦系数。最大静摩擦与两物体间的正压力FN的大小成正比,即FmaX=FN0式中,U为静摩擦系数。物理学研究表明:同一物体的动摩擦系数和静摩擦系数是不同的,并且静摩
7、擦系数大于动摩擦系数。江西省新余学院退休老教授谢世汉老师曾经刊文为什么静摩擦系数大于动摩擦系数,当中提出了几个观点:1 .摩擦力的产生存在于“粘着”和“微凸体互嵌”两种表面相互作用之中。2 .决定摩擦系数大小的因素:组成摩擦偶件的材料的分子结构;表面加工的粗糙度;表面相对静止接触时间;材料的弹塑性物理特性;表面覆盖物;动摩擦时夹杂在两表面之间的微粒。3 .动摩擦与静摩擦的差异(I)表面相对静止接触时间,静摩擦大于动摩擦。(2)动摩擦时表面的物理特性不同于静摩擦,而且可以回收一部分弹性形变能。(3)动摩擦时两表面之间有微粒夹杂,削弱两种表面相互作用。谢教授的几个观点表述都相当专业,我们取其部分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运动与摩擦力 61 运动 摩擦力 文本 解读 思考 公开 教案 教学 设计 课件 资料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