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氢瓶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docx
《中国储氢瓶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储氢瓶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国储氢瓶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2021年5月8日,沈阳斯林达安科新技术有限公司成功获得国内第一张车用团型储氢瓶(即塑料内胆纤维缠绕瓶)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中国车用储氢瓶从此进入回型时代。凭借优异的抗氢脆腐蚀性、更轻的质量、更低的成本及更高的质量储氢密度与循环寿命,IV型储氢瓶已成为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新宠。日本、韩国、法国与挪威等国的团型储氢瓶均已量产,而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团型储氢瓶行业加速发展对于中国燃料电池乘用车领域意义重大。一、W型储氢瓶行业加快发展十分必要IV型储氢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2020年10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对氢燃料电池汽车
2、的发展做出进一步规划,2025年规划氢能源车保有量达到10万辆,在2030-2035年期间实现氢燃料能源汽车保有量100万辆。整个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除了燃料电池堆作为关键装备外,储氢瓶的应用推广将是氢能汽车商业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全球范围内广受认可的W型储氢瓶非常符合中国要求的安全、先进和高成本效益的氢能源转型趋势。同时,中国政府提出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也给予W型储氢瓶在未来低碳化出行方式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IV型储氢瓶优势明显,符合未来氢能产业发展要求。目前,在国内应用较多的是III型储氢瓶(铝内胆纤维缠绕瓶),在国外应用较多的是W型储氢瓶。W型瓶优势
3、更明显:一是从技术上来讲,其采用非金属内胆,具有优异的抗氢脆腐蚀能力,相对金属内胆的III型瓶更具安全优势;在通过相同外径、容积和压力(70MPa)条件下,W型储氢瓶储氢密度可以达到5.5%,高于III型瓶的3.9%;成品重量为48KG,比III型瓶轻22.5%;二是从经济性上来讲,W型储氢瓶制造成本只有川型瓶的63.5%,而且其由于内胆为塑料,不易疲劳失效,使用寿命较长,进一步降低了消费成本。车载储氢系统的发展趋势为安全、高储氢密度、轻量化、低成本、成寿命,因此III型瓶向W型瓶转变是符合未来氢能产业发展要求的,W型瓶也将会成为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首选储能装备。W型储氢瓶团体标准已经发布,国内
4、储氢瓶产业化落地将逐步加快。2020年10月8日,车用压缩氢气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团体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主要规定了车用压缩氢气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的型式和参数、技术指标等要求,比如公称工作压力不超过70MPa、公称容积不大于450L、贮存介质为压缩氢气、工作温度不低于-40C且不高于85等,具体参数要求与国际先进标准已经相近。团体标准发布后,将加快国内IV型储氢瓶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同时带动国外相关技术在国内转换和应用,进而推动国内储氢瓶产业化落地。二、中国IV型储氢瓶产业存在的问题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是国内IV型储氢瓶推广不力的深层原因。尽管车用压缩氢气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
5、团体标准已正式实施,但产品及技术检测、评价等诸多环节都缺乏相应的细致标准,如密封材料能否达到气瓶的生命周期要求标准。同时中国IV型储氢瓶的商业准入及产品认证放开较为缓慢,很多厂商目前没有实质性的订单,只是在做前期的市场铺垫工作,对于IV型储氢瓶推广应用不利。与部分国家相比,中国IV型储氢瓶产业布局相对滞后。挪威、日本、法国的多家公司已经做到IV型储氢瓶的批量生产,并应用于各种车型(见下表)。中国企业已经开始纷纷布局IV型储氢瓶的研发生产,虽然已经有沈阳斯林达获得了制造许可,但整体而言,在IV型储氢瓶生产及实际应用、关键技术和材料的研发、标准认证等方面,相对滞后。表 部分企业IV型储氢瓶发展情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储氢瓶 产业 存在 问题 发展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