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滑雪场的运营与盈利模式分析.docx
《中国滑雪场的运营与盈利模式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滑雪场的运营与盈利模式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国滑雪场的运营与盈利模式分析趁着冬奥会的滑雪运动热度,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滑雪场靠什么赚钱吗?是酒店,还是餐饮,还是雪服、雪具的租赁和售卖?这些确实都有收入,但只够滑雪场用来填平运营成本。滑雪场真正赚钱的项目是滑雪教练。这个答案让人挺惊讶,堂堂滑雪场,每年一个雪季几十万人进场消费,收入也是能上亿的。但真正赚钱只能靠教练?普通健身房还至少卖一个会员卡和周边产品呢,那滑雪场的会员卡也不赚钱吗?这里就跟你分享一下滑雪场的经营门道。1 .滑雪场分类宽泛地说,滑雪场指三大类场所:第一类,有自然降雪,有几十条适合滑雪的山坡坡道的户外天然雪场。在中国,这样的滑雪地带并不多,它们的地理位置基本都在北纬40度
2、之上,也就是中国地图的鸡头、鸡背和鸡屁股,比如京津冀的密云、崇礼;吉林、辽宁、黑龙江,还有这几年新衍生出来的新疆阿勒泰、乌鲁木齐。付鹏这几个月所在的吉林长白山,就跟瑞士滑雪胜地达沃斯同处于北纬41度,是中国当前单个面积最大的滑雪度假村。第二类,在纬度40度之下,也有一些室外滑雪场,山西、河南、山东、甚至湖南、湖北都有。但这些地方的滑雪场,严格意义上称不上场,它们能提供的雪道数量和质量有限,能提供的滑雪娱乐也有限。第三类,再往南,比如成都、上海、广州,也有滑雪娱乐的供给。这几年,房地产商融创在南方一些城市开出了一个叫融创雪世界的娱乐项目,里面就带有室内滑雪场。在雪圈里,室内滑雪场的玩家们自称冰箱
3、宝宝。而比冰箱宝宝们还要儿戏的还有一种供给:摆在高档商场里的滑雪训练机。这三类滑雪场里,滑雪玩家们心目中的武林正宗都是第一类,也就是北纬40度之上的自然滑雪场。这些滑雪场才有资格让专业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在中国,纬度之上地区的雪场们,每年的雪季平均在有100T20天,也就是三四个月。其中雪季最长的是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它有几个滑雪场,像禾木、可可托海等等,雪季能有7个月,从每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5月,都可以滑雪。这几年中国不是在消费升级吗,全中国3亿人上冰雪的规划最近都已经达成T,所以雪季里雪场们都是不必担心经营问题的,无非是赚多赚少的区别。但夏秋季怎么办,这个问题就家家都头疼。因为一个雪场在
4、雪季赚的钱,是要去覆盖全年的运营和折旧成本的。早期投资越大,雪道和配套越健全的雪场,这个问题就越头疼。我们先不去讨论滑雪场们夏秋季的经营策略,我们先来专心看它们的整体成本构成。2 .滑雪场成本结构2.1 建造成本建滑雪场,不是说找一个有坡的山,等着老天下点雪就行了的。一个大型户外天然雪场的投资都是得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像长白山万达那个项目,2012年投资了 230亿才建成。这些钱都往哪儿花呢?首先,一个雪场动辄三四十条雪道,雪道的坡度选择和设计得花大价钱;把人运上山的缆车索道装备目前几乎都是进口的,成本也很高;给缆车索道做配套的配电房、配电系统、供水系统和保暖系统,这些倒是可以用国产的,但也
5、不少钱;然后,再盖酒店和对应的度假村,再给整个度假村配上供水、供电和供暖,也都是一笔钱。这还不算,滑雪场的水电暖等市政管网都得单独建。为什么呢?因为北方的这几大滑雪场,离城市都有一定距离,像吉林的松花湖滑雪场和北大壶滑雪场,离吉林市分别有20和60多公里,亚布力离哈尔滨200多公里,长白山离附近的松江河镇算近的,但也有10公里。在这些地方兴建滑雪场和度假村,还要兴建公园来吸引夏季客流,相当于新造一个文旅小镇。而在这样的一个商业文旅小镇上,酒店的业务模式跟城市里的酒店业态很像。我们在第一季讲华住集团的时候说过,全球的酒店管理公司们都偏爱轻资产运营模式,酒店品牌们只是接手管理,然后两家分成。滑雪场
6、度假村们跟酒店品牌们的合作方式也是类似:业主方来投资建酒店,然后交给专业的酒店管理公司去运营,自己再从收入流水里抽成。像万达的长白山滑雪场项目,万达等业主可以从酒店流水里拿到27%左右的分成,1个亿流水也就是2700万,但这笔钱,加上其他一些餐饮休闲收入,也只够覆盖雪场的日常运营和工程维护。2. 2运营成本雪场的日常运营和工程维护,又是滑雪场除了固定投资之外的另外一大笔成本。在国内,除了北疆的阿勒泰地区,其他户外滑雪场,哪怕自然条件再好,也非常依赖人工造雪。一座5s级别的滑雪场,要堆满一条1000米的初级滑雪道,至少需要L8万立方米的雪。要是用自来水来当原材料,那雪场动不动就得交几十万吨的水费
7、,这可交不起。所以,你可能会发现,户外滑雪场们大多造在自然湖泊或者水库旁边。这就是为了就近获得造雪的水源,雪融化之后经过处理,再重新存蓄利用,这样能够降低原材料成本。阿勒泰有一些雪场为什么可以省去造雪费用呢?因为北疆地区本身自然降雪量就很大,像阿勒泰的可可托海滑雪场,它雪季的自然积雪厚度就能够接近2米,这就使得它对雪场的维护成本就比其他雪场低得多。相反,国内大多数雪场在雪季开始之前的一个月,就得把造雪机拖出来干活了。几台大型的造雪机没日没夜开上一个月,才能够造出雪场的基础雪底。然后,开上大型压雪机,把雪压瓷实;然后再造雪、压雪,造雪、压雪,反复好几次才算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是什么呢?就是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滑雪场 运营 盈利模式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