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应警惕“预学单”成为全新负担.docx
《青年教师应警惕“预学单”成为全新负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年教师应警惕“预学单”成为全新负担.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青年教师应警惕预学单成为全新负担何捷预学单从诞生至今,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了从新事物到课堂常态的蜕变。特别是在公开课中,常见青年教师使用。一般情况下,推广得特别快、特别广的事物,我们都希望大家抱以“谨慎的欢迎”的态度。就在最近的几次听课中,我们都看到了“预学单”的影子。教师事先布置学生学习部分内容,完成预学单的填写。之后在上课时,学生带着预学单进入课堂。我们随手翻看了几张预学单,发现大同小异,不外乎是对本课生字词的自学,对课文重点内容的关注,对疑难问题的思考等。同时,我们也发现,预学单之所以迅速风靡,至少有3个凸显的好处。第一,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这一点不言而喻,也是预学单存在的最大价值。第二,
2、有利于初级障碍的扫除。确实,有些内容不需要在课堂上讲,有些内容不能等到上课时才讲,这些都可以成为预学单关注的对象。例如,前文中我们发现的,新课中不懂的生字词、不理解的词语、含义深刻的句子,等等。第三,有利于教学资源的生成。在预学时的收获、在预学中遇到的困难等,都可以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全新资源。这些资源更贴切、更符合学情需要。教师进入课堂之前,就有鲜活的教学资源生成,这真是一件好事。但如此火爆的预学单,真实的面目应是一把“双刃剑”。设计操作得好,教学变得高效、便利,但一旦操作不当,就成为一种全新的负担。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看到青年教师使用的预学单,由于过度依赖,过于呆板,最终都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全新负
3、担。负担,至少有两个。负担一:将作业提前至课前。预学单中涉及的课文重点内容填空、课文关键语句理解等,在“预先学习”时“先学先做”,这固然好。但实情是学生并不喜欢。请不要忘记,这些内容大多在教学之后的课后练习时,还要再做一次,这样就等于重复练习两次。负担二:将任务转嫁到课外。原本应该是课堂教学中需完成的学习任务,如今很有可能通过预学单直接转嫁到课外学习领域。也许青年教师依然固执地美其名曰“预学”,但实质上逃避疑难点教学的责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删减对最近发展区中认知的获取过程,占用课外时间来完成课内应有的学习,延长学习的时间,这都是现实中遇到的实情。这两个负担,还催生教学中的3个怪象。第一怪:该
4、教的不教。阅读,不都是自读;教学,讲究“教读”。如今,都依靠预学解决,让预学替代“教读”,“以学为主”成为一种热血口号被肆无忌惮地盲目扩大,想起来真觉得可怕。第二怪:该陪的不陪。学习,并非都要独立。合作与陪伴,也应是学习的一种方式。伴读,让师生在互动中成为学习的伙伴,让学习在相互陪伴中发展。这都是一种值得体验的乐趣。预学单使用过度,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个体活动,闭门造车的倾向让学习的格局窄化。第三怪:该帮的不帮。学习中最具价值的就是建构的历程,建构的真相就是教学相长。教师可以借助教材,通过教学设计,辅助学生完成学习活动,实现认知的升级。如今过度依赖预学,将各种应有的辅助屏蔽,会让学习再次陷入孤独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年 教师应 警惕 预学单 成为 全新 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