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教学设计.docx
《集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合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集合教材分析:本单元是非常有趣的数学活动,也是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本单元主要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借助集合圈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集合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借助几何直观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圈的生成过程。2 .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3 .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
2、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老师先给大家出一道脑筋急转弯: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去看电影(每人都得买一张票),可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学生活动:学生猜测各种可能性,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高见。师:“大家的猜测都有自己的道理,但答案到底是什么呢?暂时老师还不想告诉你们,我想通过下面的活动,大家一定能自己找到答案的。”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教学例1。1 .方法一师:学校准备从每个班中选几名热爱运动的学生参加体育训
3、练,为下学期的校运动会做准备。下面是三班参加跳绳、踢健比赛的学生名单。(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表格)师:数一数参加跳绳的有几位同学?参加踢健的有几位同学?生:参加跳绳的有9人:参加踢健的有8人。师:那么,参加比赛的一共有几位同学?你会计算吗?学生可能回答:一共有17人.9+8=17(人)O可是,参加这两项活动的没有17人呀。我发现有的人两项活动都参加了。应该是一共有14人参加了,算式是9+8-3=14(人)。师:到底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有人说一共是14人呢?为什么要减去生:因为有3个人重复了,生:因为这3个人既参加了跳绳,又参加了踢琏。生:因为跳绳的9人里面有这3个人,踢健的8人里面也有这3个
4、人,所以计算的时候就不能是9+8-口7(人),还应该减去3人,所以是9+8-3=14(人)。生:因为9+8就把这3个人重复算了,也就是多算了一遍,所以要减掉3人。师:同学们的发言真是精彩,报名参加这两项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呢?生:14人。2 .方法二师:为了能使同学们更方便地看清楚,我们把一项活动演示一遍,请班里的14名同学分别对应的替代其中一人,自己选一个替代的对象吧。班内的14名学生分别选定自己要替代的人师:请报名参加跳绳的同学站到讲台的左边,报名参加踢键的同学站到讲台的右边。“参与报名”的学生站到相应的位置。师:杨明、刘红、李芳你们怎么还不站好呀?生:不知道站哪边。师:哦?为什么?怎么会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集合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