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微题型29 含氯消毒剂.docx
《第四章 微题型29 含氯消毒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微题型29 含氯消毒剂.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微题型29含氯消毒剂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漂白粉、“84”消毒液和氯水均为混合物B.新制氯水能杀菌、消毒是因为Cb有毒,能杀灭细菌C.为防止氯水见光变质,应该用棕色瓶来保存D.向含有NaC1O的消毒液中加入白醋,可增强漂白效果答案B解析新制氯水能杀菌、消毒是因为氯水中存在次氯酸,次氟酸能杀灭细菌,B项不正确。2.已知NaC1O溶液与CO2气体能发生如下反应:NaC1OH2OCO2=NaHCO3HC1O,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CK)的酸性比H2CO3强B.向漂白粉溶液中加少量盐酸可增强漂白性C.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少量Cb可增强漂白性D.向漂白粉溶液中通CCh
2、气体,可能生成白色沉淀答案A解析CO2+H2O=H2CO3,H2CO3+NaC1O=HC1O+NaHCO3是酸跟盐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其中的规律是较强酸与较弱酸的盐反应,生成较弱酸和较强酸的盐,A项错误:盐酸比H2CO3酸性更强,根据上述规律,向漂白粉溶液里加少量盐酸,会生成HC1O,漂白性增强,B项正确;Cb与HzO反应生成HC1和HC1O,则向漂白粉溶液里通少量氯气可增强漂白性,C项正确;少量Co2气体通入漂白粉溶液中,发生反应:Ca(C1O)2+CO2+H2O=CaCO3I+2HC1O,当CCh气体过量时又发生反应:CaCO3+CO2+H2O=Ca(HCO3)2,D项正确。
3、3 .下列关于含氯消毒剂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氯气意外发生泄漏,可用浸有一定浓度NaHCO3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向高处转移B.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制备漂白粉:2C12+2Ca(OH)2=CaC12+Ca(C1O)2+2H2OC.氯水中含有HCK),能杀死水中的病菌,起到消毒的作用D.向Ca(C1O)2溶液中通入适量CO2:Ca(C1O)2+CO2H2O=CaCO3I+2HC1O答案B解析工业上利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备漂白粉:2C1+2Ca(OH)2=CaC12Ca(C1O)2+2H2O,B不正确。4 .漂白粉长期露置在空气中失效的原因是()A.吸收了氧气和水蒸气B.吸收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C.
4、漂白粉风化D.漂白粉不稳定,见光分解答案B解析次氯酸酸性弱于碳酸,次氯J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钙,次氯酸不稳定,光照易分解,导致漂白粉失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Io)2+CO2+H2O=2HC1O光M+CaCO31、2HCIO=2HC1+O2I,选项B符合题意。5 .曾经在西非国家暴发的埃博拉病毒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醇、高镒酸钾溶液、次氯酸钠溶液、双氧水等消毒剂可以完全灭活病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B.高镒酸钾溶液和双氧水的消毒原理相同C.双氧水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皮肤的消毒D.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
5、可得到亚硫酸钠和次氯酸答案B解析乙醇消毒是因为其可以使蛋白质变性,而并非是将病毒氧化,A错误:高镒酸钾溶液和双氧水的消毒原理都是利用其强氧化性,B正确:双氧水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用于皮肤的消毒,C错误;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生成SO厂、C1一等,D错误。6 .在抗击新冠病毒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消毒剂,下列关于含氯消毒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使消毒效果更好,可以把漂白粉和洁厕灵(浓盐酸)一起使用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C.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制取漂白粉D.向暴露在空气中的漂白粉中滴入盐酸可能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答案D解析漂白粉和洁厕灵C农盐酸)一起使用会产生有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章 微题型29 含氯消毒剂 第四 题型 29 消毒剂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